古代文人热衷于漫游名山大川,凭吊历史遗迹,徜徉在山水之间,陶醉于田园风光之中,寻找精神的慰藉和心灵的寄托。古代文人在旅行途中,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赋予大自然更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传统的旅游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许多值得今人学习借鉴、传承发展的地方。
古人的旅游是一种深度参与、全身心投入、慢节奏享受的文化体验过程。这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衷于通过旅行来丰富人生体验、寄寓精神追求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现代人的旅游,时间安排得过于紧凑,脚步过于匆忙,很少有人静下心来,慢慢体验和享受旅游的过程,仔细地品味和欣赏沿途的旖旎风光。
古人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
对于古人而言,旅游不是短暂的放逐、逃避,而是追求一种“人在旅途”的生活方式。在漫游的过程中,寻找人生的目标和意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南北朝时期诗人谢灵运将山水视为审美的对象,从中参悟人生哲理,排遣愤懑之情,消解浮躁之气,使心理得到慰藉,精神得到寄托。古人在游历自然山水和人文古迹中,实现了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升华。唐代诗人杜甫年轻的时候,在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落榜,他没有因此而沉沦颓丧,而是通过游历东鲁,登临泰山体验“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胸怀,激发自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这次游历使杜甫的意志得到锻炼,视野得到拓展。现代人也应该学会通过旅行的文化体验来实现自我净化和自我完善,在旅行生活中,感受自然之美,体验生活之美,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
古人旅游中学习知识丰富阅历
对古人而言,旅行首先是一种接受教育和学习锻炼的机会。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可以熟悉了解各个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而获得知识、丰富阅历。
古代许多杰出人物都是在青年时期,就开始了漫游生活。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年轻的时候就独自游览至周国,向老子问礼。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也是为了“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弥补读书学习的不足,到名山大川、历史圣地去实际考察,获取第一手可靠的历史资料。司马迁20岁的时候就开始了游学考察的经历。《太史公自序》云:“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整个游历的过程突出了讲业、观礼、实践等学习内容。因为司马迁的漫游带着明确的学习目的,因此收获颇丰,对于《史记》的写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宋代马存在《赠盖邦式序》中强调游历对司马迁学习作文的重要性时写道:“予谓欲学子长之文,先学其游可也。不知学游以求奇而欲操觚弄墨,纫缀腐熟者,乃其常常耳。”旅游可以亲临其境,在实践中学习,起到读书不能起到的作用。可以说,旅行就是身体的阅读,而读书是精神的旅行。清代文人张潮说:“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游览山水就是在阅读文章。古人一次漫游的时间通常比较长,要么求仙问道,要么拜谒名师,要么结交挚友,要么群雄聚会,在旅途中寻找学习的机会。现代的旅游发展定位应该向古人学习,增加旅游中学习的内容和目的,更多地推广研学旅行,赋予旅游更多的教育意义,推进旅游与教育的融合发展。
古人旅游中完成文化创作并加以传播
古人在漫游过程中进行着文化创造和传播的活动,这种创造、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现代人的旅游活动主要内容集中在吃、住、行、游、购、娱等几个方面,古人漫游更多的收获来自于精神上的享受和审美的愉悦。古人常常在游历之中进行着艺术和文化的创造。“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山水田园、旖旎风光、壮丽河山激发文人的生活热情和创作灵感,旅行使他们让想象力充分迸发,让创造力充分涌流。现在流传下来许多文艺精品都是旅游生活体验的艺术结晶,都与漫游的生活关系密切。古代许多的思乡诗、赠别诗、登高诗、山水诗、田园诗、郊游诗、咏怀诗中都是旅行途中的艺术创造。许多的名胜古迹因文人骚客的题诗题字而声名远扬。前人旅游途中创造的文化成果反过来又丰富了后人旅游的文化体验。古人不是躲在“象牙塔”中远离生活进行艺术创造,而是在漫游过程中汲取营养、涵养品格、改变气质、获得灵感。
现代人更应注重旅游中的文化内涵
我国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游历30多年,4次长途跋涉,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写出来《徐霞客游记》成为地理文化的名著,成为中国旅游史及文化史上的里程碑。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中国游历17年,写成的《马可·波罗游记》详细记录了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对欧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此外,旅游也是文化传播的契机。汉代杰出的外交家张骞凿空西域之行,开辟了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通道,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唐代著名高僧玄奘西行之旅,取得了佛经,让佛教文化在中原广泛传播。古代地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使游历成为认识自然和社会的重要途径,使旅行、游览成为文化传播、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渠道。现代旅游发展应该学习古人,超越简单的吃喝玩乐,更注重深层次的文化体验,要在旅游中进行文化创作、文化传播的活动,让旅游更有文化内涵,更有人生价值和意义。
(作者单位系中共陕西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