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诗词作品蕴藉高尚情操,凝聚着高度思想性和深广人生境界,在诗化语言中追求生命的美学表达
近来读杜甫名句“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起了一番思索。陶冶性灵,莫过于诗,在作者为“言志”,在读者为“陶冶性灵”。作一首新诗,反复修改直到满意,于是吟诵不已。“新诗改罢自长吟”,就是诗人追求的美好境界。“改罢”具有相对性:改,吟,再改,再吟……直到满意为止。这种反复修改的过程,用“两句三年得”形容并不过分。创作是苦差事,但若以苦为乐,乐也自苦中得来。
诗词创作,要在生活细节之处发现诗意。对于创作者来说,生活无所不在,重要的是对生活饱含热爱。古人无论是身处泽畔、舟中、马上,还是登高、临水……都可以激发出内心的诗情。2013年春,我到三亚等地,兴致勃勃写下系列诗作,许多作品都是在边游边行中有感而发。一些作品更是生活中的偶然事件引发的诗意。记得有一回就餐,面前纱窗上飞来一只蝉歇息,鸣声十分美妙。我想到蝉的一生短暂,便替它担忧而发出“缘何芳翅独留寓,岂有疏桐违素心”的感慨,其实是托物言志,抒发对生命价值的思索。
韵律是构成诗词之美的重要因素,节奏感尤为重要。苏轼的散文《记承天寺夜游》不到百字,写景、抒情、淡泊空灵,看似远离人间而富人情味,读起来轻松自如,有节奏感,也无妨当作诗来看。日月交替、四季轮回是生活中的节奏,艺术的节奏是生活中节奏的抽象、规范、美化。艾青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描述一个农家妇女平凡、朴实、高尚的形象,13节,每节字数不等,虽然没有押韵,只是依靠散文式文字展开,但跌宕中有严密联系,若干两字到四字的词句排比,形成节奏,大大增强了抒情色彩,发挥诗歌语言魅力。
词与诗在形式上虽有所不同,但其形式都服务于内容的抒情写意。词为广义的诗,往前追溯有乐府,往后延伸为曲,都配以音乐。词在发展初期与近体诗很接近,到全盛时期拉开距离。诗与词各自具有内外部形式,二者之间最明显的区别主要在外部形式上。语言学家王力将词定义为“一种律化的、长短句的、固定字数的诗”,说的就是单句长短、全文字数多少等外部形式区别。一种词牌作为外部形式,可以填写出许多不同内容,但词牌的选择与内容有一定关联,比如《满江红》未见婉约,《钗头凤》难入豪放。与外部形式相比,用韵、节奏等内部形式对诗词内容影响更大,因为韵律与内容相统一,不可分割。形式是表达思想内容的载体,只有充分抒情写意才能打动读者,如王之涣五言绝句诗《登鹳雀楼》、苏轼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均受内外部形式约束,但都发挥诗词特点,将思想情感融入形式之美。
诗词佳作,以抒情写意展现深刻思想。有的诗词可以当做杂文看,鲁迅《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便是一例。有的诗词可作历史看,如杜甫的“三吏”“三别”,从不同角度浓墨疾书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官吏的无情和战争的残酷。白居易《长恨歌》类似短篇小说,从一个侧面反映唐代重要历史转折,寓抒情于叙事:以诗的情意主导,以诗的格律叙事,转韵随内容有微妙变化,从而跌宕起伏。《论语》说诗歌还可以帮读者增加自然知识:“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好的诗词作品蕴藉高尚情操,凝聚高度思想性和深广人生境界,在诗化语言中追求生命的美学表达。优秀的诗作以抒情写意之笔驾驭形式格律,将深邃内容和高远意境描摹通透,启迪人心。
沈鹏,1931年出生,书法家、诗人、美术评论家。曾获“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全国第三届华夏诗词奖”荣誉奖、“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