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静(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委员会长征组成员、研究员)
2019年7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了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明确指出“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贵州依托红军长征在贵州活动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红色历史和红军长征留下的宝贵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被党中央确定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重点建设区。贵州省委省政府积极担负起党中央赋予的这一崇高使命,按照“坚持国家站位、突出国家标准、彰显文化内涵、弘扬文化精神”的要求,在中宣部的有力指导下,站在国家顶层设计的高度,以文化强国目标为引领,致力于建设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
1、准确把握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国家战略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全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党中央推动新时代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的战略决策,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抓手。其中,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又有其独特性。红军长征是20世纪最能影响世界前途的重要事件之一,是世界军事史上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是充满理想和献身精神、用意志和勇气谱写的人类史诗。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对于传承弘扬长征精神,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引领我们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是我们今天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
家长带着小朋友在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红军长征过茅台陈列馆参观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启动建设以来,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抓好工作落实,建设保护初见雏形,重要作用日益显现。国家层面成立领导小组,长征沿线省(区、市)成立由省委省政府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统筹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国家层面印发相关实施方案,启动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编制,长征沿线省份结合本地实际编制完成了分省规划建议稿。
作为重点建设区的贵州省,充分利用丰厚的长征文化和文物资源,特别是作为长征精神重要形成地和遵义会议精神发源地的独有资源支撑,紧紧围绕传承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坚持以国家站位、国家标准抓好贵州重点建设区规划建设。特别是突出遵义会议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确立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创造性地制定和实施符合中国革命特点的战略策略,实现党和红军生死攸关伟大转折的鲜明特点,率先编制完成《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建设保护规划》,确立了以遵义为“一核”,以中央红军长征经过贵州线路为“一线”,以红二、红六军团长征经过的铜仁、毕节为“两翼”,以及覆盖全省60多个县(市、区)的“多点”构成的贵州重点建设区建设保护总体架构。坚持“轻资产、重内容、新方式”的建设保护思路,规划建设保护管控区、主题展示区、文旅融合区和传统利用区400多个项目,按省市县三级进行分层,按“六大工程”(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人才提升)进行分类,按近中远期进行分期,着力打造体现国家价值、民族精神、人类共享的国家文化地标,让人们更好地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2、准确把握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大众文化效应
“我们生为中国人,最根本的就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这一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贵州省瓮安县江界河镇江界河渡口,中央红军曾在这里强渡乌江。
其中,长征是崇高革命文化的重要表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滋养。长征的胜利启示我们:只有掌握科学理论才能把握正确前进方向;只有立足实际、独立自主开辟前进道路,才能不断走向胜利。长征走过的道路,不仅翻越了千山万水,而且翻越了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成不变的教条的错误思想障碍。长征给我们的根本经验和启示,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改革道路。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就是要发挥好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一重要功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唤醒民众、凝聚共识,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胜利而矢志奋斗。
为了发挥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这一大众文化效应,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一开始就致力于用好长征资源、讲好长征故事、传承好长征精神。规划建设以遵义为核心,由15个展示园、10条展示带、众多展示点构成的主题展示线性空间体系,着力打造长征沿线线性展馆群,筹建以“长征干部学院”为品牌的红色教育培训体系,依托长征历史步道打造“千里红军路”,串联沿线“百个红军村”,形成“重走长征路”红色研培体系。当前,贵州重点建设区由1个核心项目、2个特色项目、6个重点项目组成的“1+2+6”标志性项目体系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将在2021年7月前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出一批建设成果。核心项目“遵义会议会址周边环境整治及展陈提升”,将加强遵义会议会址及周边文物保护和环境整治,提升展陈水平,优化观览线路,增强红色文化氛围,更加凸显“伟大转折”的鲜明特质。特色项目“长征纪念小镇”选址遵义市汇川区娄山关,拟整合相关战斗遗址、陈列馆、纪念碑等已有纪念设施群,以及实景演出、红色拓展园、“红军村”等红色旅游项目,在建娄山关干部学院以及筹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念馆、红军长征时期小镇场景复原等项目,打造既突出党性教育和纪念功能,又兼顾研培体验和红色旅游发展的文旅融合特色小镇。特色项目“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选址贵阳市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创新运用全息影像、虚拟现实、三维声场、机械舞台等数字科技手段,艺术再现长征重大事件和经典场景,以创新表现形式吸引参观者特别是年轻人,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使人们受到红色精神的洗礼。通过这些标志性项目以及其他重点项目实施,贵州重点建设区将打造广大人民群众传承弘扬长征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供核心资源和重要平台。
3、准确把握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功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文物是实证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重要证据,更是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我们要全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把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摆在第一位,全力打造中华文化红色标志和长征文化品牌,让长征文化遗产代代相传、长远地发挥历史启示和现实教育作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启动建设以来,秉持科学保护、世代传承、合理利用的理念,坚持保护优先、强化传承,极大地促进了长征文化遗产保护;坚持文化引领、彰显特色,深入挖掘长征文物和文化资源精神内涵,更好地传承弘扬了伟大长征精神。按照国家文化公园4类主体功能区、5类重大基础工程定位,长征沿线各地大力建设管控保护区、传统利用区,大力推进保护传承工程、研究发掘工程,开展文物和文化资源调查摸底,对文物本体及环境进行严格的保护和管控,深入研究阐发长征精神,合理保存传统文化生态,长征文物和文化资源及相关传统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传承。
中央红军,红二、红六军团转战贵州,时间跨度达18个月,行程约14000里,足迹遍布60多个县(市、区),留下长征不可移动文物75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8处),2500多件重要可移动文物,长征主题的全国、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160余处。为保护好、利用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贵州省高度重视保护传承工作。组织开展了全省长征文物调查摸底,编制了长征文物名录。推进实施系列标志性重点项目,全面实施“长征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开展了长征文物保护状况专项检查,各级文物保护经费重点向长征文物保护倾斜,体系化推进长征文物保护,完成了近300个文物保护计划书,启动了一大批长征文物保护工程,长征文物保存状况得到较大改善,利用路径得到广泛拓展。如:实施“四渡赤水集中展示带”项目,对包括四渡赤水各渡口以及四渡赤水线路连接的各相关的战斗遗址、纪念设施进行主动性保护。分级分类建设完善展示体系,实施“红二、红六军团长征贵州纪念园”项目,以筹建“红二、红六军团长征贵州纪念馆”为核心,整合提升区域内周逸群烈士故居及陈列馆、贺龙旧居、逸群小学,筹建相关配套工程,构成展示红二、红六军团在贵州革命历程的综合性园区。实施“遵义战役纪念园”项目,推进遵义战役老鸦山战斗遗址保护、建设长征体验步道、长征文化雕塑园等工程。实施“《伟大转折》演艺综合体”项目,升级打造遵义演艺集团大型情景剧《伟大转折》,改造建设有关场馆开展常态化驻场演出,形成以演艺为核心的长征文化综合体。实施“‘重走长征路’研培体验工程”,通过对红军路、“红军村”进行保护修缮、串联整合、增添服务设施,升级打造有关干部学院,配套系列研培基地,打造研培体验、红色教育、红色旅游体系。
当前,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各项工作正在扎实推进,在进一步优化完善规划、加快推进标志性项目建设的同时,地方立法、资金保障、管理机制等工作也同步推进,取得积极进展,探索了成功经验。我们坚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文化强国目标为引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必将按时高质量建成,为打造体现国家站位、凝聚民族力量、延续文化根脉、展示人类遗产的重要平台作出贵州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