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就《“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答记者问
近日,生态环境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六部门共同制定并发布《“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进一步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价值理念,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夯实社会基础。
针对《行动计划》出台的背景和目的、总体思路、重点举措等,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记者:《行动计划》出台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
相关负责人:自2018年起,“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实践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渠道不断拓展,社会共建美丽中国的热情显著提升,生态文明宣传工作的大格局初步形成。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当前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的严峻形势尚未根本转变。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过程,生态环境舆论形势复杂严峻,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对宣传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十四五”期间进一步做好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依然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
记者:在广泛开展社会宣传方面,《行动计划》确定了哪些重点任务?
相关负责人:《行动计划》从繁荣生态文化、培育生态道德、广泛动员社会三个方面,明确了开展社会宣传的工作任务。
一是繁荣生态文化。加强生态文化基础理论研究,鼓励文化艺术界人士积极参与生态文化建设,加大对生态文化作品创作的支持力度,推进优秀生态文化产品“走出去”战略,扶持生态文化产业发展。
二是培育生态道德。创新推广形式,深入宣传《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引导公众自觉履行环境保护责任,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三是广泛动员社会。结合六五环境日等重要节点,打造社会宣传活动品牌,组织和引导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努力提升活动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记者:在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方面,《行动计划》确定了哪些重点任务?
相关负责人:《行动计划》从推进学校教育、加强社会教育两个方面,明确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工作任务:一方面,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学科建设,加大生态环境保护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法律规范建设;另一方面,加强生态环境法律宣传教育,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进家庭、进社区、进工厂、进机关、进农村,提升各类人群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环保科学素养。
记者:在推动社会各界参与方面,《行动计划》有何明确规定?
相关负责人:《行动计划》从发挥党政机关作用、发挥企业作用、发挥人民团体作用、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四个方面,明确了推动社会各界参与的工作任务,包括:推动党政机关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引导党政机关干部职工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工作与生活方式;动员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生态价值理念和生态文化传播,主动履行企业环境社会责任,不断探索创新绿色发展商业模式;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及行业协会和商会的作用,壮大生态环境保护统一战线;加大对环保社会组织的引导、支持和培育力度,推动环保社会组织提供环保公益性服务迈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科学化,提升参与现代环境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记者:六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保障《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
相关负责人:为强化实施保障,《行动计划》提出四个方面工作要求:一是成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工作合力,积极构建党委政府主导、部门协调推动、社会各界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大宣教”工作格局;二是中央和地方财政为《行动计划》实施提供必要保障,积极动员和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支持;三是推进队伍建设,拓展外脑力量,着力提升对外宣传、融媒体传播、数字化出版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四是总结典型经验,推广成熟模式,为社会各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榜样示范和价值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