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道德经》里一句话,至今被四川人引用,意思却不一样
关于中国国学文化,博大精深,潜心研究颇有趣味。随着时代的发展,并没有像古人那样把诸子百家经典当作教科书内容来学习,跟犹太人一生钻研《塔木德》和《圣经》,国人看似没有系统的学习,却又悄无声息地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颇有“润物细无声”的感觉。
这些年,有人在慨叹国学不受重视的同时,其实又有人在坚持推广和学习,并不是完全被遗弃,我觉得国学其实就是一个国度人文历史重要的一部分,而且它经过岁月的历练和数代人的捶打和传承,有了它不断变换的样子,初衷固然有无法考证的地方,推陈出新和吐故纳新也是同样的道理,没有一成不变的经典,却有与时俱进的解释。
比如被誉为“万经之王”的《道德经》,有人读过,有人知道却未必读过。很多人读不懂,因为觉得“玄之又玄,妙不可言”的东西离他太远了。
还有人说现在的《道德经》是被篡改了的版本。由于历史久远,《道德经》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很多版本。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道德经》版本,是在湖北荆门郭店楚墓中出土的战国竹简本。其次则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帛书本。在历史上流传最广的《道德经》版本则是汉代河上公本和曹魏王弼本。
元代正一天师张与材曾说:“《道德经》八十一章,注本三千余家。”据学者调查,流传至今的《道德经》注本约有一千余种。那就很难说清楚谁是原始的。
今天江阳沽酒客不讨论版本的问题,也不讨论《道德经》的解释问题,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然这个还不一样,毕竟不是莎士比亚的剧作,它们的题材都不同。《道德经》是思想经典。
在老子的年代,各方面的东西跟今天完全不同,说白了老子作为一个时代的哲人和先贤,跟其他国家这样的人物一样,他们考虑和追求的东西,不仅仅是简单的吃饱穿暖或者更多物质欲望。追求精神的价值,明显高于同时代的普通人,甚至也影响着后世的行为。
历朝历代的大神们也有自己的注解和领悟,同样各自形成了影响,倒是真的应了开篇那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以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作为国人思想的先驱跋涉者,他披荆斩棘地为大家拓展出一条路,很多人又沿着这条路走出了自己的天地。
在四川,很多年前有人曾经这样进行揶揄到“四川人生的憨,认字认半边。”好像这个地方的人天生在文化人文这块有点差异性。其实我倒是觉得因为方言俚语的原因,以及当年普及教育的程度,哪里只是川人识字认一般呢?到处都有。
不过要说四川人没有文化意识和传承倒是有些冤枉,不仅仅有,还因此而发挥出适合这片土壤的东西出来。
比如今天聊这个《道德经》,全国来说大多数人知道也未必用心来读过,但是四川方言里却把它毫无违和感地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比如四川说某人不太靠谱,做事粗心大意不专注,常常会说:“你娃不要恍兮惚兮的哦。”就是来自于《道德经》。
在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一章有一句话: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老子本来意思是说:大德的形态,是由道所决定的。“道”这个东西,没有清楚的固定实体。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形象。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实物。
后来被演变成川人的口头禅,形容人糊里糊涂的状态。
人生当然不应该是这样的状态,但是进入混沌的开初却是难得的一种境界,与糊里糊涂完全不一样,这也是说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做好了就是精,做不好就成拙了。
时代变迁,古人的很多话语本来的意思,到了今天都随着环境而发生变化,我们知道其来由和所以然,并不是一定要他回归本源,所谓初心在我看来是不执著与纠结,当下的变正是适应了当下的需求,或许老子的《道德经》既有包容万物不被万物包容的意思,更有如水之态,能适应各种变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