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文明与有机共同体主义”为主题的第14届克莱蒙生态文明国际论坛北京时间2021年5月22-27日成功举办。经生态环境部国际合作司批准,我会与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美国过程研究中心、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等单位共同主办了此次论坛。受全球疫情影响,论坛全程在线上举行。300余名来自中国、美国、韩国、英国、德国、匈牙利、希腊和南美等地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届论坛。新华社、人民网等媒体对论坛做了新闻报道。
96岁高龄的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创院院长、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博士在致辞中热情称赞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强调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挽救已经恶化的地球环境都需要美中两国携手合作。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青松在致辞中表示,生态文明的理论和实践需要各国共同研究和深入探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鲜明的世界意义。
与会的各国专家学者就生态文明基础理论研究、各国相关措施及取得的进展等问题展开了充分和深入的讨论。我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 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建军,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山东弘毅生态农场创始人蒋高明,分享收获农场创始人、国际社会农业联盟副主席石嫣,衡荣农业创办人、耕读大学执行校长贺建增,老土创始人、联合国中国青年地球卫士罗易,美国著名生态教育家、“生态素养”概念的提出者大卫·奥尔,加拿大幸福经济学家马克·安尼尔斯基,韩国前司法部长康锦实,美国过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安德鲁·施瓦兹等作重点发言。
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项目主任樊美筠博士和执行院长王治河博士在提交给大会的论文《建设人与自然有机共同体需要一种道的智慧》中认为,创造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是人类共同的机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刘孝廷教授在题为《自然的整体性与生态文明》的发言中强调,基于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或生态道德在最终或根本的意义上是保护不了生态的,为此必须走出人类中心主义。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张秀华及其学术团队在题为《马克思与怀特海共同体思想的异同》论文中认为当代中国的“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马克思和怀特海共同体思想的新发展。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杨丽教授指出,教育是有机共同体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没有生态人就不可能有生态文明。美国地球伦理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的女儿卡伦娜·戈尔在发言中强调,为了阻止生态毁灭,创造一个珍惜整体长期健康的社会,世界各国、各种文化、各个学科应该携手合作。我会代表通过参与线上讨论,向各国专家学者介绍了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效,宣传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通过深入研讨交流,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共同的课题,在新冠疫情蔓延背景下,更需要各国携手合作、同舟共济。
论坛结束后举行了隆重的“柯布共同福祉奖”颁奖仪式。著名生态建筑学家,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学院院长、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俞孔坚教授因其对生态文明创造性的贡献和对世界范围建设性后现代运动的杰出贡献而成为2021年度“柯布共同福祉奖”得主。
“克莱蒙生态文明国际论坛”是海外影响最大的关于生态文明的国际论坛,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了14届。通过中美等各国合作者的共同努力,论坛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研究与交流的重要平台和窗口,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论坛在传播生态文明理念,讲好中国生态环境故事,向世界宣介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