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荒漠 >  正文

谁在河西走廊战风沙?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时间:2021-07-15 23:50:00

字号


河西走廊,自古就是中国内地通往西域的要道。这块由祁连山、合黎山、龙首山等山脉夹峙而成,东西长约900公里、南北宽百余公里的狭长平地,东侧有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威胁民勤,西侧有库姆塔格沙漠近迫敦煌。风沙影响着当地百姓的生活,也考验着人们与之抗争的决心。


6月18日,地处河西走廊东端的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入选新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以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为代表的治沙典型,是甘肃无数防沙治沙人的写照,展现了河西走廊党员干部和沙区群众锲而不舍的坚守、无私奉献的情怀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仅2020年,甘肃省就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230.1万亩,投入各项防沙治沙资金17.63亿元。防沙治沙工程创造就业岗位4.8万个,沙区群众在工程建设中实现劳务收入6.48亿元,生活环境和经济水平都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提高。


6月7日-11日,“风沙万里党旗红”采访团走进甘肃,走进戈壁绿洲,探访在河西走廊抗击风沙的各级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


防沙治沙不论年纪


甘肃省金昌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南缘。这个被誉为“镍都”的小城,风沙线长达237公里,全市沙区总面积747.62万亩。


“1993年刮过一场特别大的风沙,睁不开眼,沙子往嘴里灌,放学的时候得同村的小伙伴一个拉一个,生怕被吹走。”1983年出生的潘冬梅对沙尘到来的场景印象深刻。


2008年,她来到金昌市金川区林业局工作,成为战斗在防沙治沙一线的“战士”。


说起自己的治沙经历,潘冬梅自豪满满:“我最开始参与的是金川区2008年三北四期工程建设作业设计,后来又加入了中央财政、省级财政的防沙治沙、造林补贴项目,跑外业虽然辛苦,吃饭是大饼就凉水,但是现在金川区的沙尘天数明显地减少了,我特别高兴。”


如今,金昌市区被一条长34公里、占地面积2.5万亩、栽植各类苗木400多万株的防护林带环绕。不仅是潘冬梅,全市干部职工、驻地部队、市民群众20多万人次以义务植树的形式,参与到这项工程中来。


87岁的李洪启是从沂蒙老区来到金昌的。1960年从部队转业,他来到金川公司,成了镍基地的第一批开拓者。


1996年退休后,李洪启望着满目疮痍的矿山废墟和荒凉的社区边缘,开始植树防沙、美化环境。


没有工具就自费买来镐头铁锹,没有人支持就自己干。李洪启的坚持感动了家人,感动了邻居,大家纷纷加入植树的行列。


“累得都不想吃饭,但是大家一起干就有劲。喊一声‘植树啦’,最多的时候来了百十号人,淘米水都端来浇树。”李洪启回忆道。


2005年,在李洪启的带领下,150多名退休党员和社区居民在防风林带种植槐树、柳树、沙枣树等1.37万株。如今,绿树成荫的林带被命名为“洪启林”,讲述着艰苦奋斗的动人故事。


2013年,李洪启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回忆当时的场景,李洪启十分激动:“我身体还硬朗,还要继续植树,不辜负党和国家的培养。”


全家上阵齐宣战


武威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河西走廊的东端,是著名的“河西四郡”之一。这里南依祁连山,北接腾格里沙漠,荒漠化土地3178万亩、沙化土地2227万亩,境内危害严重的风沙口有286个,是全国荒漠化、沙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生活在武威市凉州区长城镇红水村九组的农民王银吉,清楚地记得沙漠给家乡带来的危害:“大风一起不见天,沙骑墙头驴上房;一茬庄稼种三遍,大风绝收小风歉。”


1999年,30岁出头的王银吉决定向黄沙宣战。他和父亲王天昌扛着工具、背着干粮,在一个叫“庙儿墩”的沙窝漩开始治沙。


在沙漠里植树,最关键的是水。沙漠里没有水源,取水只能到3公里外的家中;没有运输工具,王银吉硬着头皮,借钱买了两头骆驼。母亲李兰英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赶着骆驼到村里驮水、驮苗,往返要七八个小时。


妻子金玉秀开始不同意他治沙:“沙漠一眼望不到头,可怎么治?两个娃娃要上学,钱都拿去治沙了,孩子怎么办?”


但王银吉坚信,只有村子绿起来,庄稼长起来,娃娃们才有盼头!为了摸清风沙的脾气,王银吉和父亲迎着寒风、冒着酷暑,在流沙最严重的风沙线上,仔细查看风势和流沙走向,寻找压沙植树的最佳坡面。


慢慢地,金玉秀发现,远处的沙坡上有了绿色。丈夫的坚持有了回报,她也选择加入治沙。


为了治沙,王银吉家在治沙点搭了一顶帐篷,可没几天就被风雨扯烂,全家人在冰冷的雨水里过了一夜。


后来,他们挖了地窝,在昏暗潮湿的地窝里点油灯、喝窖水坚持治沙。风沙大时,地窝会被压塌。王银吉的小儿子就曾被埋在沙堆中,全家人连拉带扯才把他救出来。这个地窝,全家一住就是8年。


王银吉的小儿子从小跟着爷爷、爸爸种树,沙窝就是他的游乐场。2005年春天,正是压沙造林的关键时刻,全家人都没有发现孩子神情呆滞、腿脚异常。经老师提醒后,王银吉带小儿子到医院检查才发现,孩子的脑瘤到了晚期,已无法医治。


在弥留之际,小儿子对王银吉说:“爸爸,你把我埋在沙窝里,我要陪着你们把这片沙漠治好。”


22年过去,一家人在风沙口织出了一道南北长4公里、东西长3公里的林带。如今,78岁的王天昌再次弹起三弦,唱起他自编的治沙歌,望向他亲手打造的绿洲,满心都是骄傲和自豪。


王银吉的大儿子军校毕业后驻守在新疆,他不忘家乡,省吃俭用,补贴治沙,还攒钱给父亲换了一辆吉普车,方便他进沙窝治沙,每次回家探亲,还会走进沙窝压沙植树。


凉州区林草局局长陆科说:“下一步,我们还要尝试梭梭嫁接肉苁蓉,让沙区群众提高收入。”


“十三五”以来,武威市完成人工固沙造林138.44万亩、封山育沙林草188.33万亩,累计营造防风固沙林288.51万亩。全市森林面积达92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9.01%,草原植被盖度达42.92%。


武威.jpg


武威群众治沙 甘肃省林草局供图


科研团队也是党支部


武威市民勤县位于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下游。2013年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强调:“特别要实施好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和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项目,确保民勤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民勤治沙站坐落在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成立于1959年,致力于防沙治沙技术研究与示范和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


民勤治沙站副站长纪永福说:“这里是60多种类型沙障的试验现场。从20世纪50年代起,科研人员筛选出梭梭、花棒、毛条等10余种优良固沙植物,如今已被广泛应用。”


民勤治沙站积累了62年的荒漠气象观测资料、58年的地下水观测资料、47年的物候观测资料。纪永福说:“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民勤治沙站成了全国最理想的治沙科学观测研究现场。”


51岁的纪永福读大学期间就入了党。在治沙的岁月里,他带领团队穿梭在试验地里,记下检查结果和工作计划。他还在民勤组织举办了10期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研究枸杞、梭梭嫁接肉苁蓉,将防沙治沙与生态产业相结合。


多年来,机械种植麦草方格、沙尘暴观测塔等技术都有不少创新,但在沙障植物研究上还有更多的空间。“我希望有生之年能有所突破。”纪永福坚信,“民勤一定不会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在治沙站党支部,像纪永福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柴成武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多项国家、省级奖项,但对于家人始终心怀亏欠;王多泽针对民勤沙区土壤渗漏严重的问题,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安装了低压灌溉管道3500多米,节水省电20%以上,节省人工20%以上;王明国处在工勤岗位,但受到治沙站同事的感染,即使临近退休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距民勤400公里的张掖市高台县,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南缘,是全国防沙治沙重点县之一。在那里,也穿梭着诸多党员的身影。


近年来,高台县坚持工程压沙、人工造林,推广“麦草沙障+沙生苗木”模式。2021年,高台县计划在黑泉镇胭脂堡滩设置草方格沙障8055亩、完成造林3.88万亩,有效保护黑河湿地和高台绿洲。


高台县治沙推广站站长、林业高级工程师黄步青说:“我们这里造林主要是4种方式,一是滴灌造林,二是人工挖穴造林,三是水柱钻孔造林,四是机械开沟造林。”


54岁的黄步青是张掖当地人。1999年入党后,他就把美化家乡作为了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使命。


2008年,黄步青和同事们在胭脂堡、许三湾连续奋战90天,吃住在治沙造林现场,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住的帐篷多次被大风刮跑,经常半夜起来重新加固帐篷。白天,他们还要检查造林质量,装卸假植苗木。当年共完成治沙造林8600亩,遏制了高台县两个风口的风沙危害。


黄步青还学习了肉苁蓉接种技术,在国有三益渠林场、许三湾林业综合示范基地开展试验,目前已在全县推广肉苁蓉种植3000亩。


2012年,黄步青担任高台县治沙推广站站长后,组织实施高台县西沙窝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项目。目前,已完成沙化土地封禁面积18万亩,开展植物固沙4400亩,设置秸秆、石头、尼龙网格沙障2646亩,新建封育围栏109公里。


不只是少了风沙侵袭,百姓身边还有了湿地公园。


站在黑河湿地公园边,张掖市甘州区林草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东军说:“原来这里是‘风吹石头跑,下雨泥翻浆’。变化太大了,当年的烂河滩现在是景色优美的湿地公园。”


58岁的王东军是1994年入党的老党员,工作在一线,奋战在一线,啃下了一块块生态建设的硬骨头。


黑河滩常年干旱缺水、风沙肆虐,许多同志提出了“没土怎么栽树”“水从哪里来”“栽什么树适合”的问题。王东军在黑河滩搭起了临时板房作为指挥部,大胆提出了“改地适树”的方案,采用水、土、苗梯次推进的作业方式推进绿化工程;提出了“四季造林”构想,开启了春夏季造林为主、秋冬季造林为辅的四季造林新模式。


夏天晒得黢黑,冬天冻得通红,这都不能让王东军放弃。病倒了被要求住院,他心里放不下工程进度,就偷偷从医院跑回现场。


就这样,6万亩城市森林公园初见规模,4000亩黑河滩生态修复胡杨林营造项目备受瞩目。5年来,甘州区共完成国土绿化面积46.2万亩,营造林规模、质量和示范效应创历史最好水平,同时也实现了多年来甘州人民梦寐以求的黑河滩“戈壁变绿洲”的梦想。


昔日风沙漫天的河西走廊,正发出日益耀眼的绿色光芒。


(记者黄山)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