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大气 >  正文

深圳:抓稳抓牢“五个突出”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来源:中国环境报 时间:2022-12-09 11:40:38

字号

后海掠影   深圳市南山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  供图

   

绿色红树林      姚泽林 摄


“今年1月—10月,广东省深圳市21个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为95.2%,同比提升4.7个百分点;310条河流优良水质河长占比为64.9%,同比提升22.9个百分点。全市21个功能区声环境昼间达标率为99.5%,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夜间达标率为71.4%,同比提升6.6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15.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微克/立方米。”


这组“四升一降”的数据是深圳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战果”的有力印证。


近年来,深圳市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统筹发展与保护,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深入推进改革创新,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努力把深圳打造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


突出“降碳”,推动“双碳”建设先行示范


“深圳将协同推进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以目标引领城市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全力打造全球气候适应型城市发展典范……”在刚结束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7次缔约方大会(COP27)上,深圳市不仅向世界讲述了气候行动的深圳故事,还表明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


作为国家首批低碳试点城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城市、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深圳市历来高度重视绿色低碳发展,重点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统筹融合、协同增效,将“双碳”工作要求融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局,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度结合,持续推动城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今年10月,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了《深圳市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在系统分析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现状和面临机遇挑战的基础上,明确“十四五”期间深圳市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全面提升城市应对气候变化整体能力和水平,以先行示范标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为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规划,深圳市加快编制《深圳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和能源、工信、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达峰行动计划,实施重点行业领域降碳行动,打造一批近零碳排放试点工程,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此外,深圳市正积极构建绿色低碳能源体系。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彻底淘汰民用散煤和普通工商业用煤,清洁电源装机占比约77%,在中国超大城市中能耗和碳排放强度最低,构建核电、气电、清洁煤电、可再生能源互补的韧性能源结构。


落实“压煤、减油、增气,增非化石、输清洁电”要求,加快推动东部电厂二期、大唐宝昌燃气热电扩建项目、光明燃机电厂二期等项目建设和妈湾电厂升级改造,加快打造全球国际LNG加注中心。


节能降耗也是今年深圳市推进“双碳”的重点工作之一。今年1月—10月,深圳市共批复节能审查项目131个,实现节约能耗约13.3万吨标准煤。深入开展节能专项监察,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在全省率先试行用能预算管理,加强能源优配和精细管控。今年上半年,全市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7.7%,高于预定目标4.2个百分点。实现污染防治和节能降碳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加快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与生态环境保护相融合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新局面。


突出“减污”,全力提升环境治理实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为深圳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


碧水连珠,翠绿如镜。今年以来,深圳市持续巩固提升水环境治理成效,坚持“六水共治”,完善河湖长制,推进污水集中收集率和进厂生化需氧量(BOD)浓度“双提升”,加快修复改造破损管网,不断完善雨污分流、污污分流体系,统筹做好生活污水、工业污水、面源污水治理,推动水环境治理向“全面达优”迈进。


据悉,今年,深圳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42.8万吨/日、总处理能力达到774.3万吨/日。新建污水管网55.9公里、管网总长达到1.2万公里,修复管网71.94公里,整治暗涵暗渠7.92公里。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为84.1%,同比提升0.59个百分点;水质净化厂进厂BOD平均浓度为111.22毫克/升。


同时,实施入海河流降总氮行动,明确74条入海河流总氮控制目标,西部海域入海河流总氮平均浓度降至7.37毫克/升,同比下降13.1%。14座水质净化厂出水总氮浓度低于8毫克/升,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向好。


蓝天常在,花香常驻。“深圳蓝”这一“金字招牌”持续擦亮。今年以来,深圳市建立起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排放量滚动核算机制,完成2021年全年和2022年上半年排放量滚动核算。同时,稳步推进清洁能源替代,推广新能源汽车12万辆,累计达到70万辆。大力推动生活垃圾勾臂车、转运车、泥头车清洁化替代,新增港口作业机械全部使用新能源。


大气面源污染管控力度也持续加大。深圳市重点开展工地扬尘污染防治、道路扬尘管理和餐饮油烟整治,其中,工地扬尘污染防治检查共983个次,通报问题工地208个并督促完成整改;巡测城市道路6万公里,每月通报78个街道PM10浓度排名;推动477家中大型餐饮企业安装油烟在线监控监测设备。启动12次大气污染强化减排。


“无废城市”,再结硕果。今年5月27日,由深圳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深圳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明确24项建设指标、36项重点工程及110项任务,全面推进深圳“无废城市”建设。此外,启动垃圾分类“百优社区”“百分书记”专项行动,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6.3%,同比上升4.5个百分点。针对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建筑废弃物和市政污泥,有关部门均实现了有效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置。


据了解,今年,深圳市已完成13家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设施建设,新增收集能力35万吨/年,危险废物实现100%安全处置;全市7.6万吨医疗废物和599万吨医疗废水均得到及时清运和安全处置;全市水质净化厂已全部实现污泥深度脱水,大力推行“厂内深度脱水+掺烧焚烧”,同步加强污泥异地处置监管,确保100%无害化处置。


值得一提的是,为提高噪声污染防治水平,深圳市生态环境局还印发了《深圳市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22—2024年)》,建立“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全流程噪声管控机制。切实加强施工和社会生活噪声管控,督促182个工地整改落实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八个必须”要求,将社会生活噪声防治有关要求纳入绿色(宜居)社区建设评分指标。


突出“扩绿”,强化生态保护和修复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多年来,深圳在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保留了大量的绿色生态空间,形成了半城半绿、山海相依的独特山水格局。


今年以来,深圳市进一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印发《深圳市国土空间规划保护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深圳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加快实施“山海连城”计划。将深圳市最具代表性的海湾、山体、河流、大型绿地等系统连接和生态保育,打造“一脊”“一带”“二十廊”魅力生态骨架,营造“山、海、城”交织共融的公园城市格局,让山的俊朗、海的辽阔、水的灵动,以更加和谐的姿态融入城市和生活。


今年,新建碧道225.41公里,累计建成557.08公里,推进深圳湾红树林、茅洲河口湿地等重点片区保护与修复,茅洲河、大沙河、大梅沙海滨公园入选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


依托得天独厚的山海资源,深圳市创新探索多种路径,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2021年,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率先于“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发布了《深圳市生物多样性白皮书》,全面总结了深圳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和工作举措;2022年,深圳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又领先推出《深圳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2022—2025年)》,组织全市11个区,按照技术规范开展区域内的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的调查,建立深圳市生物多样性本底数据库,为深圳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评估和长效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据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深圳市记录维管植物2086种,记录本土陆域野生脊椎动物58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3种。黑脸琵鹭、绿眉鸭、花脸鸭等众多珍稀野生动物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水蕨、唐鱼、豹猫、欧亚水獭等一些曾经“消失”的野生动植物重新回归,这座城市处处焕发“生机绿意”与“野性之美”。


如今,推窗见绿,开门入园;徒步山海,鸟语花香,已然成为许多深圳人的生活写实,深圳市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的“愿景”也正在成为“实景”。


突出“增长”,助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当前,深圳市正大力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扶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深圳市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未来产业的意见》等重要政策文件,培育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即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八大未来产业,稳住制造业基本盘,增强实体经济发展后劲,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据悉,近年来,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城市首位,新一代信息通信等4个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新型显示器件等3个集群入选首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预计到2025年,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将超过1.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此外,深圳市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行绿色制造,培育一批具有产业生态主导力的优质龙头企业。今年共创建国家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绿色制造系统集成供应商等共81家。


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深圳市推进货物运输“多式联运”,深圳港水水中转累计完成605.7万标箱,同比增长0.97%;海铁联运累计完成19万标箱,同比增长3.79%。推广使用纯电动物流配送车辆达到9.45万辆,较年初增加0.4万辆。


推进绿色低碳城市建设。印发《深圳市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今年前三季度新增绿色建筑1118万平方米;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累计达到1524.14万平方米,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为47.2%。认定“绿色(宜居)社区”519个、“绿色家庭”18户,绿色建筑发展竞争力指数在36座重点城市中位居榜首,城市绿色竞争力在全国289个城市中排名第一。


突出“改革创新”,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圳要拿出更多改革创新举措,把生态环境等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改革创新”几乎是烙印在深圳人骨子里的基因。近年来,深圳市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成立市、区两级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组织领导。同时,加快完善特区生态环保制度体系,先后出台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绿色金融条例、生态环境公益诉讼规定等在全国具有先行示范意义的环保法规。


深圳市在生态文明领域改革方面创下多个“全国率先”:率先推出完整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制度体系;率先颁布实施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为强制险种;率先落地气候投融资改革首批业务;率先发布《海洋碳汇核算指南》等,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行示范经验。


2021年3月,深圳市正式发布全国首个GEP核算制度体系。今年3月,大鹏新区组织完成了2021年度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工作,引人注目的是,此次考核新区在全市率先将GEP纳入其中,此举为全市乃至全国建立GEP与GDP双考核制度提供了具有实质意义的参考范例。


此外,深圳市今年还出台了《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进一步扩大碳交易体系覆盖范围。据悉,深圳市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6575万吨,累计成交额16.5亿元。全市绿色贷款余额6027.4亿元,同比增长43%。


针对强化一网统管和监测支撑,今年以来,深圳高效完成“三线一单”数据在CIM平台和“多规合一”平台落图应用。上线基于GIS的污染源综合管理系统,实现8883家污染源企业证照、信用、监测、处罚等数据的展示分析。建成环境质量分析系统,实现生态环境全要素质量分析与全景式形势研判。


同时,完善基于现代感知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开展重点园区VOCs走航监测,试点开展温室气体监测、海洋碳汇监测,加强监测质量监督检查,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全面。


从“生态立市”到“美丽中国典范”,深圳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加强。2022年,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落户深圳;深圳市入选全国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福田区入选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龙岗区入选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光明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获评第三届中国生态文明先进集体奖。深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各方充分肯定,为深圳进一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注入强大动力。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