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2022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在“碳交易与气候投融资论坛”中表示,“实现双碳目标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长达几十年的科学的转型过程,呼唤深度的管理、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和企业参与。”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研究部主任柴麒敏在上述论坛中表示,碳中和碳达峰资金需求很高,根据各研究机构测算,平均每年约3万亿到5万亿新增投资需求,大概每年的资金缺口约在1.6万亿。
“气候投融资是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8月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公布了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深圳市福田区成为23个试点地区之一。”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逯世泽介绍称。截至2022年12月13日,全国碳排放的配额累计成交量达2.04亿吨,累计成交金额达90.58亿元,市场运行平稳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交易情况符合全国碳市场初步定位。
气候投融资旨在引领更多资金投向气候变化领域,以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华夏银行深圳分行绿色金融部总经理周雅琼在论坛上提及,商业银行在推动气候投融资业务过程中遇到的诸多困难。
首先,气候投融资项目的认定标准存在差异。她表示,绿色金融存在诸多认定标准,不同的认定标准对项目的范围和评估都有一定的差异,基于此差异,可能会带来重复性工作。
其次,专业领域的衔接存在一定困难,这也提高了监管部门的监管难度。基于此问题,周雅琼表示,“深圳也在推动建立气候投融资统一的标准认定,充分考虑了绿色产业指导目录以及相关标准的衔接性和关联性,这个标准后续如果推出,会对金融机构的工作提供很大便利。”
最后,银行项目来源存在问题。她表示,气候投融资作为绿色金融的细分领域,有一定的专业壁垒,对于银行的工作人员来说,气候项目的专业知识有一定欠缺,所以在项目判断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另一方面,气候项目涉及的期限较长,获得项目融资的难度也较大,深圳建立国家气候投融资项目促进中心,建立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凭借专家的专业知识,筛选一些合格的气候项目入库,以此解决银行项目的来源问题。此外,可以对接银行、证券、基金,为入库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筛选一些期限长,利率低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毕马威中国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主管合伙人和能源行业咨询业务主管合伙人沈莹认为,金融机构面临洗绿漂绿的风险,“一种叫漂绿,绿色项目拿了资金但不放在绿色项目上,另外一种是洗绿,就是企业进行选择性披露,虚假宣传,把不是真正的绿色项目申请成了绿色项目,并获得相关资金。”
沈莹对上述问题提出防范建议。她认为,从金融机构角度来讲,需要建立好监督和披露机制,比如审核资金是否真正使用到了绿色项目中,邀请第三方进行碳排放审计,包括审计环境效益,切实提高资金的可信赖性,“我们建议政府、监管机构等部门要考虑相关指标的监测,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洗绿。”
最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研究部主任柴麒敏总结,他认为目前推动气候投融资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加大力度:
第一,加大资金供给。碳中和碳达峰资金需求很高,根据各研究机构测算,平均每年约3万亿到5万亿新增投资需求,大概每年的资金缺口约在1.6万亿。为弥合目前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资金缺口,需要几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首先是公共资金的持续投入,其次需要加大政策引导和支持,特别是定价机制,风险监管等方面,引导更多社会资本,私营资本进入气候领域投资。
第二,完善气候投融资的基础设施建设。如碳排放数据统计,建立起绿色金融及气候投融资相关标准,信息披露规则,并在后期推动一系列产品创新。
第三,机制性机构建设。如深圳目前已建立起全国第一个区域级气候投融资产业促进中心,会为未来气候投融资发展,在项目,资金,政策支持,能力建设等方面提供共同的平台,为地区的绿色低碳投资提供重大助力。
此外,碳交易与气候投融资论坛还发布了深圳市第二批近零碳排放区试点项目名单,深圳碳普惠品牌名称、形象、宣传语,进行了深圳首批碳普惠减排量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