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碳讯周报 >  正文

碳讯周报(2023年1月16日-2023年2月6日)| 2023年能源监管工作市场监管放首位;《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发布;央行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2023-03-27 16:37:56

字号

一、碳中和政策


1、2023年能源监管工作划重点:市场监管放首位


近日,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2023年监管工作会议。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能源工作会议要求,系统总结2022年能源监管工作,统筹部署2023年能源监管任务,全面推进高质量监管,助力能源高质量发展。


同时,国家能源局还印发了《2023年能源监管工作要点》。其中提出,2023年能源监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服务新时代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源供给为目标,紧紧围绕电力市场秩序、安全生产、供电服务、资质信用、国家重大规划政策和项目落地等监管工作主责主业,全面推进高质量监管,以更大担当和作为助力能源高质量发展。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包括强化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强化防范化解电力安全风险,强化对国家重大能源规划、政策、项目落实情况监督,强化对自然垄断环节监管,提升电力市场准入和能源信用监管水平,提升能源领域行政执法力度,加强干部队伍监管能力建设等。


2、《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发布


2023年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白皮书从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绿色空间格局基本形成、产业结构持续调整优化、绿色生产方式广泛推行、绿色生活方式渐成时尚、绿色发展体制机制逐步完善、携手共建美丽地球家园七个部分。


其中,绿色生产方式广泛推行包括:中国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大力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推动能源革命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系统推进清洁生产,统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工业、农业、服务业全链条各环节,积极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以节能、减排、增效为目标,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标准创新,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绿色化水平。


3、广西碳达峰方案:到2030年风电、光电总装机达7000万千瓦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其中提出,重点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各市县扎实推进碳达峰行动等“碳达峰十大行动”。


方案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0%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5%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与全国同步实现碳达峰。


方案提出,全面推进风电、光伏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建设一批百万千瓦级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坚持陆海并重,推进桂北、桂西、桂中等风能资源密集区陆上集中式风电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分散式风电,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海上风电,打造广西北部湾海上风电基地。积极与能源资源富集省份合作,大力争取青海、西藏、甘肃等清洁能源基地送电广西。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7000万千瓦左右。


4、重庆工业碳达峰方案:“十四五”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4.5%


1月29日,重庆市经济信息委、重庆市发展改革委、重庆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印发《重庆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提出了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十四五”末,产业结构优化取得积极进展,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累计建成市级及以上绿色园区30个以上、绿色工厂300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4.5%,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会下降幅度,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十五五”期间,绿色新兴产业成为工业经济新动能,重点行业整体能效水平达到先进水平,在实现工业领域碳达峰的基础上强化碳中和能力,基本建成以高效、绿色、循环、低碳为特征的现代工业体系,确保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峰。《方案》指出,要优化产业结构,深入推进节能降碳,积极推行绿色制造,强化绿色供给支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重点行业碳达峰。


5、四部门:煤矿安全改造资金补助单个项目不超3000万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应急部、国家矿山安监局印发修订后的《煤矿安全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其中提到,将对符合条件的单个煤矿项目给予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补助。专项资金用于计划新开工或续建项目,不得用于已完工项,资金将被用于夯实煤矿安全生产基础,防范重特大事故;提升煤炭开采本质安全水平;创新变革煤炭生产方式。该专项实施周期为2023—2025年。


6、河南:鼓励企业节能量进入用能权市场交易


近日,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印发《河南省2023—2024年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主要目标是,到2024年底,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电力等重点行业能效水平低于基准值(限额值)的项目全部完成节能降碳改造,力争实现节能能力400万吨标准煤/年以上,能效水平达到标杆值(先进水平)的存量项目30%以上,行业整体能效水平明显提升、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其中提出的完善支持政策包括鼓励企业节能量进入用能权市场交易,“十四五”期间重点用能单位实施节能降碳改造项目形成的节能量,经第三方机构审核、市级发展改革部门认定后,优先投放用能权市场交易,降低企业节能改造成本。为此,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将遴选发布节能量审核第三方机构,依申请对重点用能单位实施的节能降碳改造项目实施节能量审核。经审核认定的节能量作为评价节能效果、用能权市场交易重要凭据。


7、《江苏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印发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江苏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提出强化源头治理、强化系统推进、强化科学精准、强化机制协同、强化创新示范等措施。


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全省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基本形成,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统筹融合的格局基本建立,重点领域结构优化调整和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减污降碳协同度有效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显著提升,美丽江苏建设初显成效。


到2030年,全省减污降碳协同管理体系更加完善、能力显著提升,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助力实现碳达峰目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实现稳中有降,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争创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示范省,为实现碳中和提供强有力支撑。


8、浙江:未来五年光伏发电装机超3900万千瓦


1月31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提出,支持工业绿色微电网和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实现新建工业厂房屋顶安装光伏全覆盖,推动全省光伏发电装机达到3900万千瓦以上,可再生能源装机比重达到43%以上。


上述方案还提出,大力推进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实施省级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项目300个,建成省级绿色低碳工厂500家、省级绿色低碳工业园区50个。


9、海南“十四五”节能减排方案:2025年万元GDP能耗下降13%


近日,《海南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出台并要求,到2025年,全省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达到1.83万吨、0.13万吨、0.4万吨和0.13万吨。


《方案》安排部署了九大方面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包括重点行业绿色升级工程、园区节能环保提升工程、城镇绿色节能改造工程、交通物流节能减排工程、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程、公共机构能效提升工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程、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工程、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工程。


10、《长沙市氢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发布


近日,长沙市发展改革委出台《长沙市氢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部署五大工程,加快长沙氢能产业布局,助力“双碳”目标实现。《行动方案》提出,争取到2025年,氢能产业培育初见成效,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氢能示范应用取得明显效果;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氢能产业应用初具规模;到 2035年,氢能产业体系形成工人,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要大力推进“氢能创新”工程、“氢业聚集”工程、“氢基成网”工程、“氢场景”应用工程、“氢生态”培育工程。


二、绿色金融


1、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延续至2024年末


近日,人民银行印发通知,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三项货币政策工具。一是碳减排支持工具延续实施至2024年末,将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金融机构范围,进一步扩大政策惠及面,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二是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延续实施至2023年末,2023年继续并行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同时支持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三是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延续实施至2023年6月末,将中小微物流仓储企业等纳入支持范围,进一步增强金融支持交通物流保通保畅的力度,助力交通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2、央行行长易纲:绿交所要逐步使碳定价接近其社会成本


近日,央行行长易纲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启动仪式上的讲话中分享了关于绿色金融和我国绿色转型的思考。他指出,绿色交易所在全社会进行绿色转型、减少碳排放的过程中主要发挥以下两点作用。一是逐步把负外部性内部化,使碳定价逐步接近其社会成本,同时通过强化信息披露要求,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二是稳步降低绿色溢价,使企业、家庭愿意自觉选择用绿色能源,从成本方面让大家觉得物美价廉。


3、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2022年末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20.6万亿


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启动仪式上表示,银保监会积极推动银行业保险业发展绿色金融,持续提升监管引领作用,建立健全绿色金融制度、标准、统计和评价体系,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绿色低碳发展的金融支持,有效管控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大力支持碳达峰碳中和。2022年末,国内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20.6万亿元,同比增长33.8%。按照信贷资金占绿色项目总投资的比例测算,每年可支持节约标准煤超过6亿吨,减排二氧化碳当量超过10亿吨。绿色保险覆盖面不断拓展,保险资金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参与绿色项目投资建设。


4、工行发行全球多币种“碳中和”境外绿债


近日,中国工商银行发行全球多币种“碳中和”主题境外绿色债券。本次发行承销商中,约六成为“一带一路”银行间常态化合作机制(BRBR)成员。该债券在香港、新加坡和迪拜三地交易所同时上市,涵盖美元、离岸人民币和澳大利亚元三个币种、四支债券。募集资金聚焦低碳领域,专项用于绿色交通和可再生能源等具有显著碳减排效果领域的绿色项目。工商银行本次绿色债券发行整体账簿认购超过3倍,最终发行规模等值22亿美元。


5、农业银行县域绿色信贷业务余额突破1万亿元


据中国农业银行官网数据,截至2022年9月末,农业银行县域绿色信贷业务余额突破1万亿元,占农行绿色信贷业务40%,增速超33%。目前,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分行、河南分行、云南分行、重庆分行、吉林分行等已经陆续出台相关业务支持农业、乡村绿色产业、乡村生态保护等领域,下一步将继续深入挖掘“三农”领域绿色金融市场空间,做大服务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交集。


6、山东省发放首笔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


近日,恒丰银行为济宁市正创矿产资源有限公司“泗水县凤仙山矿区开采式治理及环保加工项目”发放5亿元中长期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标志着山东省首笔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落地,为探索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有效衔接、增加转型金融产品与服务供给提供了实践样本。此次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将贷款利率与企业预设可持续发展绩效目标——矿山生态修复面积相挂钩,并严格按照贷款市场协会、亚太贷款市场协会和银团与交易协会联合发布的《可持续发展关联贷款原则》,将可持续发展绩效目标(SPT)预设为“2020-2025年累计矿山生态修复面积不少于254亩”。


7、中企首笔境外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发行


近日,舜宇光学科技在法国巴黎银行的辅助下发行了3.5年期4亿美元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票面利率为 5.95,这是中国民企发行的首笔可持续挂钩美元债券,是亚洲科技制造行业首笔美元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也是2023年中国企业首笔由市场驱动的交易,标志着中国企业正重新打开美元融资市场。法国巴黎银行作为本次发行的可持续结构顾问,为舜宇光学搭建了可持续融资框架,在框架指导下开展绿色融资,并获标准普尔出具的第二方意见。


8、全球低碳能源技术投资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近日,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 NEF)的报告显示,随着能源危机和政策举措推动了清洁能源技术更快速的部署,2022年全球低碳能源转型投资总额达1.1万亿美元,开创了新纪录,增长速度较上年大幅提高。同时,低碳技术投资首次达到与支持化石燃料供应所用资金相当的水平。报告显示,2022年,包括风电、光伏、生物燃料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在内的可再生能源板块仍是最大的投资领域,承诺投资金额创新纪录,达4,95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7%。然而,包括新能源汽车及相关基础设施在内的电气化运输在2022年的支出已达4,660亿美元,54%的同比增长十分可观,投资总量已几乎超过可再生能源领域。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