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碳减排 >  正文

碳排放看不见、摸不着,“3060”目标如何实现?专家提出两个关键词

来源:上观新闻 时间:2023-06-14 18:36:28

字号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碳成为一种可交易、可投资的资产。不过,碳排放其难以直接检测,如何增强碳交易的可信度?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期间,由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和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的“绿色创新与区域协同分论坛”上,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陈国忠表示,当前,迫切需要做牢基础支撑,以标准化引领创新改革,以数字化加速绿色低碳转型。


推进“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实现,“标准化”和“数字化”成为与会嘉宾的共识。


“标准化”的目的,是要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这是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中的重要部署,也是我国深入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依托。而推进数字技术与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的深度融合,可以促进能效提升,成本优化和风险管控。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在传统行业全链条进行数字化改造。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军表示,要有效发挥绿色标准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提升低碳领域话语权,充分利用数字化赋能的手段,推动双碳全领域变革,重点激发绿色技术创新活力,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政府应制定明确的路线图,以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引领行动。”世界资源研究所长期致力于为低碳发展的科学决策提供数智支持,围绕不同环境议题开发了多个国际公认的数据平台与标准。世界资源研究所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方莉建议,各利益相关方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应共同参与双碳领域的标准制定,以强化标准的落地实施与推广应用。


在追踪碳排放动态数据方面,已有企业开始“试水”。趣链科技基于碳排放动态数据,建立起统一的数据资源体系与碳管理全流程闭环治理体系,“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数智平台”正是其打造的标杆项目之一。平台上线仅三个月,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拓展危废资源化利用2.6万余吨,减排温室气体2700余吨,形成节余减排量3900余吨,为企业节约成本8900余万元。


趣链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伟表示,碳资产是一种基于主体信誉,通过数据统计计算所形成的虚拟资产,强依赖于监测、报告、核查三大机制,而区块链技术能在此机制中增强碳数据的可信度。“碳资产由数据支撑的属性与区块链数字资产的特性天然一致,这使得区块链能够为政府精准控碳、企业绿色转型、公众绿色生活提供有力支撑。”


会上,上海市长宁区城市更新和低碳项目管理中心主任冒勤介绍了他们发起的“CN100建筑碳中和倡议”。该倡议旨在吸引长三角范围内公共建筑方,通过制定实施建筑碳中和评价标准,主动实现建筑运行碳中和。“要重视对公共建筑的双碳行为开展评估认证,提升建筑品质、支撑绿色金融、对标国际标准、提升双碳管理能力、实现企业社会责任,以助力公共建筑实现碳中和。”冒勤说。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