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走向碳中和之路”为主题的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以下简称“碳博会”)于6月14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闭幕。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本届碳博会吸引了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展,展示低碳技术和产品1081个。
通过园区配对专场、绿色发展/绿色供应链配对专场、双碳服务配对专场,本届碳博会实现一对一贸易配对173场次。四天展期共组织参观团组146个,接待参观者超8万人次。
通过权威机构核查展会碳中和情况并完成认证,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实现零碳办展。
参展企业聚焦全生命周期减碳
走近碳博会现场的欧莱雅展台,一个巨型的口红及一条如同“时空隧道”的明亮长廊先后映入眼帘。据了解,欧莱雅此次参展的主题为“一支口红的碳索之旅”,该主题贯穿了欧莱雅碳博会展台的故事线。经由“时空隧道”步入展台深处,欧莱雅产品从研发、原料、包装、采购、运输、零售、消费者使用到回收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迹便面面俱到地展现在眼前。
证券时报记者在碳博会实地走访中了解到,减碳目标和举措已从企业“一枝独秀”转变成了全价值链“百花齐放”。由于碳排放往往贯穿全产业链的全生命周期,涉及原料、生产、消费、回收等所有环节,实现“双碳”目标亟待产业链上下游高效协同。
在百威展台一隅,两排金灿灿的大麦格外吸睛。百威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大麦生产作为源头环节,对于啤酒全生命周期减碳至关重要。为实现“2040年全价值链净零排放”目标,百威从零开始,探索“碳中和大麦”,从源头即育种环节开始减碳,逐步形成全生产链的减碳解决方案。
“百威亚太与江苏农垦集团在2016年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开展国内大麦育种计划,通过土壤健康管理、减少化学品使用、增加田间生物多样性等在内的多种方法从源头减少碳排放。”百威相关负责人介绍称,百威亚太还计划在2023年内再完成播种8万吨大麦,涉及土地16万亩,预计赋能7000多户农户。
而在资源回收和废弃物循环利用环节,百威亦成果丰硕。例如,百威已实现用废酒糟制作植物基皮革,替代真皮与其他人造革制品。据介绍,百威承诺,到2025年100%的产品使用可回收或由大多数再生物料制成的包装。
作为国际公认的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SGS带来了多个绿色、低碳、可持续解决方案。在碳博会现场,小天鹅电器、丝所分别与SGS进行产品生命周期核查颁证及碳中和认证战略签约活动。此外,零碳食品、使用可再生材料的不粘锅、获绿色产品认证家居用品、经BLUESIGN认证的运动服等也纷纷亮相展台。
倡议将6月11日定为“世界低碳日”
在首日举办的博览会主旨论坛上,《上海低碳倡议宣言》正式发布,提出将6月11日定为“世界低碳日”。
《上海低碳倡议宣言》提到,当前,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实现碳中和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倡议加快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共同形成和谐共生、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倡议推广践行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共同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倡议将2023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开幕日——6月11日定为“世界低碳日”。依托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共享低碳发展宝贵经验和智慧,推动国际交流合作,为实现碳中和目标而共同努力。
同期举办的科学论坛上,近20位世界顶尖科学奖项得主、中国两院院士、资深专家学者和行业领先企业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发布了《科学促进碳中和上海倡议》。
《科学促进碳中和上海倡议》提出,大力推动碳中和前沿科学和关键技术突破,大力推动碳中和协作网络与交流平台建设,大力推动碳中和科技领域高水平人才培养,以科学促进变革,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途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表示,工业革命以来所形成的发展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已开始落幕,新的发展范式的兴起将创造人类新的现代化模式。2060年实现碳中和只是一个里程碑,并不是终点。当人类社会继续向前,“未来的社会需要未来能源的支撑”,到那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双碳’目标的历史意义”。
实现零碳办展
企业的“碳实力”和市民的“碳意识”始终是践行“双碳”愿景的责任主体和重要力量,也是举办碳博会的初衷和使命。据了解,首届博览会积极践行低碳办展,展会前期通过向参展商推广从能源利用、物流运输、展示形式、出行住宿、循环化利用等各维度的参展理念,向市民积极推广绿色出行、绿色消费,打造“低碳改变生活,绿色造就未来”的生活新时尚。
展会期间,通过专业机构利用智能物联、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上海碳博会一站式完成碳排查、碳减排追踪、碳信用交易和抵消,依据《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智能生成碳中和报告。最终,权威机构核查展会碳中和情况并完成认证,从而实现首届博览会零碳办展。
业内人士表示,作为一场国际性的盛会,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充分发挥上海在绿色低碳发展、科技创新能力和对外开放水平的领先优势,成为上海服务国家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创新举措,发挥出标杆和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