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在2023年低碳日武汉主场发布会上,湖北省地质调查院申报的“沉湖湿地碳汇综合监测建设”,入选武汉市2023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省地质调查院沉湖湿地项目负责人刘力介绍,沉湖湿地碳汇综合监测是武汉市首个湖泊湿地碳汇综合监测研究项目。
湿地在稳定全球气候和减缓温室效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湿地面积仅占地球陆地面积的4%~6%,但湿地生态系统却贮藏着全球高达20%~30%的碳。
湿地生态系统极为复杂,水体、植物、土壤、大气等都可以通过“碳呼吸”,吸纳数量不等的二氧化碳。湿地生态系统与大气之间存在着“碳交换”的情形。
武汉境内江河纵横、湖泊密布,2022年被认证为“国际湿地城市”,沉湖湿地是武汉市唯一的国际重要湿地。
去年11月,省地质调查院基于通量塔监测、样地试验、遥感解译等科技手段,测算出沉湖湿地(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总碳量约12.55万吨。根据湖北近期碳交易均价46.76元/吨计算,沉湖湿地碳汇价值约为600万元。
2020年以来,围绕沉湖湿地生态地质本底条件、生态环境问题、碳汇功能、智慧湿地建设等内容,湖北省地质调查院持续开展了沉湖湿地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评价与碳汇监测工作。通过监测分析,湿地似乎有着自己的“心跳”和“脉搏”,它不只能够“自主呼吸”,在呼吸过程中还能够排放和吸收二氧化碳。
涡度相关技术作为现有能直接测定大气与群落间CO₂和水热通量的一种标准方法,已得到微气象学家和生态学家的广泛认可。为此,省地质调查院专门建设了一处沉湖湿地涡度通量塔,实现了沉湖湿地碳通量的实时在线监测。
这些庞大的数据,包括了碳通量、热通量、风、降雨、辐射参数、土壤温湿度等。省地质调查院再结合定期采样测试、典型样方调查、样地实验、无人机激光雷达、高分遥感等手段评估沉湖湿地水体、优势植物、土壤等不同介质的碳收支,对沉湖湿地生态地质环境进行动态监测,定量评估了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汇价值。
数据表明,每年10月至次年2月,沉湖湿地大部分湿生植物秋冬季枯萎,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下降,生态系统总体上是吸收的二氧化碳少于排出的二氧化碳(表现为碳源,相当于“碳支出”)。从3月起,随着芦苇、苔草等湿生植物的生长,湿地生态系统转换为从大气中大量吸收二氧化碳(表现为碳汇,相当于“碳收益”)。仅4月份一个月的碳吸收量,就超过了前面4个月的碳排放量。
这些被湿地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形成有机物存积在植物体内,成为植物碳汇。研究人员估算,沉湖湿地的植物碳汇可达2.39万吨。
2023年4月,自然资源部、发改委、财政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了《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基本摸清我国生态系统碳储量本底和增汇潜力,初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生态系统碳汇计量体系。
目前,生态系统CO₂通量的测定,正在向长期化的方向发展。一般来说,为了准确评价某种生态系统CO₂的源/汇关系,至少要有1年以上的连续观测。
以沉湖湿地碳汇综合监测建设为试点,武汉将进一步完善智慧湿地管理系统,丰富湿地碳汇的计量、核算体系,为湿地碳汇功能的长效发挥和精准管理及武汉市实现碳中和目标而提供强大科技支撑。(记者金文兵宋磊 通讯员李朋张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