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林而不扰象,过桥而避民居。一条全长1000多公里,北起云南省会昆明、南至老挝首都万象的铁路,在建设之初,就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建设运营全过程。作为“一带一路”中老友谊标志性工程的中老铁路,是友谊、科技、开放线,更是绿色线。随着2021年12月3日正式开通,一条与山川同美的绿色生态廊道呈现在人们眼前。在总结其把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贯穿铁路建设全过程的同时,我们更应该重视其版本效应,从生物多样性整体保护视角出发,为讲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故事提供新的版本。
需要指出的是,从整体上对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在铁路建设过程中尤其重要。如果处理不当,会给所在地区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带来负面影响,而生态风险反过来也可能引起商业和金融风险。铁路这类线性基础设施,会打破地表生态系统的自然连接,造成栖息地碎片化、边缘效应、屏障效应等,是最严重的人为干预地球生态系统的行为之一。具体来说,当某个生物种群的栖息地被外来事物分割,它们会通过分散种群来适应变化,而如果被分割后的栖息地面积过小,不足以维持繁衍,该物种的种群规模就会逐渐降低,最终濒临灭亡。同时,铁路建成投入使用后的光线、噪声、地缘地貌等生存环境的变化会引发边缘效应和屏障效应,影响铁路沿线的物种繁衍和迁徙。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主动脉,在国家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铁路的建设运行也是造成野生动物种群灭绝的原因之一。据统计,公路、铁路等道路工程导致野生动物死亡数量巨大:荷兰、澳大利亚每年因交通工程建设运营致死的兽类、鸟类个体数过千,蛙类个体数超百万;美国佛罗里达州在过去数十年因交通运营导致近20头美洲狮、900头黑熊死亡;在乌兰巴托铁路,由于设置的铁丝网阻碍了野生动物的自由迁徙活动,蒙古瞪羚不得不由此另寻路线进行迁徙,引发种群意外死亡,加剧蒙古瞪羚种群数量缩减。另外,交通项目带来更高人类活动频率,包括对外贸易、人员交流和开放港口的日益增长,造成铁路沿线可能增高的外来入侵物种风险,增加的野生动物偷猎贸易,增大的野生动物意外死亡概率,严重威胁沿线生物多样性,其中仅外来入侵物种,在我国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数千亿元。
基于以上考虑,我国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始终要把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放在首位。为此,归纳为以下几点版本经验。首先,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了不让野生亚洲象重蹈蒙古瞪羚的覆辙,中老铁路在修建野象谷站时,决定最终线路走向避开亚洲象主要活动区域,并采用延长隧道、以桥代路、设置隔离栅栏和声光屏障等措施,将铁路建设对野生亚洲象的影响降到最低,实现铁路与亚洲象和谐共生。其次,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不同生态系统接壤处通常会有更高的生物多样性,这是生态边际效益。近年来,各国接壤的边境地区成为新物种发现最多的区域,这也意味着中老铁路最大的特殊性:这是一条从中国到老挝,途经多种生态系统的铁路,如果不加以重视,会造成严重生物多样性破坏并产生生态风险。因此,中老铁路在设计初期,就针对性避开所有保护区的核心区域。对铁路所经地区的热带雨林等森林生态系统,建设过程中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减少对植被的破坏,最大限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种绿色发展的中国方案不仅在中老铁路的国内段,在国外段也得到认可和遵循。例如,中老铁路在老挝万荣地区选取了以隧道形式深入东侧山体中的方案,将铁路建设对该地生态、河谷及人居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可见,中老铁路的建设始终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低碳发展的中国智慧,遵循着生物多样性保护、造福双边民生福祉的绿色发展中国版本。为此,笔者在此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对中老铁路绿色发展的中国版本进行生态效益评估。生态效益的基础是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良性、高效循环,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对中老铁路沿线野生动植物的种类、保护级别、分布概况、生活习性、活动规律和动植物生存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查分析,评价中老铁路项目的建设对铁路沿线动植物生态效益的影响。结合中老铁路和传统铁路建设施工引起地质类别、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率等变化的分析对比,直观反映中老铁路建设中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绿色发展成果,促进生态多样性整体保护的持续性推进。二是充分利用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上成立的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和“一带一路”倡议。在COP15第一阶段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我国将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这对国际社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资金投入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一带一路”沿线分布着大部分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为此,一方面,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基本出发点,与中老铁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开展科研合作,建立生物多样性科技合作网络体系。另一方面,积极部署生物多样性科教基地,开展联合研究,共同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此外,还要通过多边合作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让生物多样性得到更好的整体保护,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现实案例,让世界不断看到越来越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版本故事。(作者:张文娟 普晓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