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生态专题 >  正文

近两个月量价齐增 全国碳市场交易被激活了?

来源:上海证券报 时间:2023-09-11 19:12:52

字号

全国碳市场正在活跃起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价格月度涨幅实现“四连阳”,8月上涨6.26%,最新报价为68.79元/吨。


  今年来,CEA价格从55元/吨起步,最高涨至74.76元/吨,创2021年开市以来新高,年内最高涨幅达到36%。截至8月31日,CEA今年以来的涨幅仍超过20%。与此同时,市场成交量同步放大。数据显示,7月和8月CEA交易量合计超1600万吨,相当于上半年总成交量的两倍之多。



  “近期我国碳预期向好,市场情绪更加积极,对碳价格产生了正向影响。”江苏省金融业联合会绿色金融专委会主任、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首席专家束兰根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长期来看,在“双碳”工作有序推进、全国碳市场进一步完善扩容、CCER市场稳定起步的前提下,碳市场交易量、成交价都很有可能进一步增长。


  碳市场交易渐趋活跃


  全国碳市场的活跃是从7月开始的。今年上半年,全国碳市场CEA最高成交价为60元/吨,但从7月17日起,CEA价格出现大幅上涨趋势,8月15日收盘价首次站上70元/吨,引起市场广泛关注。其后的一周内,碳价屡创新高。8月23日,全国碳市场交易价格报收74.76元/吨,较前一日上涨2.79%,再度刷新纪录。


  交易量方面看,过去两个月以来,碳市场交易活跃度和规模明显提升,7月交易量超300万吨,环比提升30%,8月交易量突破1300万吨,而今年上半年总成交量约为800万吨。


  “现在的价格是市场供需的正常反应。”行业资深人士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一是企业已经着手布局年底的履约了;二是2021年至2022年的配额分配已经开始,这也刺激了市场交易。


  今年7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1、2022年度碳排放配额清缴相关工作的通知》,标志着全国碳市场第二履约期履约清缴相关工作的全面启动,明确了企业上一周期配额可结转用于本周期清缴履约,也可用于交易。


  近日,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为做好企业纾困工作,生态环境部特别研究制定了柔性履约政策,配额缺口大的企业可预支2023年度的部分配额用于当前的清缴,但此政策仅限于2021和2022年度,以后不再实施。


  这导致一些重点排放企业惜售心态加剧。“相比上一履约周期,今年的履约时间有所提前。此外,由于配额供应收紧,更多的控排企业出现配额缺口,增加了市场需求,这是近期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上海财经大学教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院长马文杰对记者说。


  企业碳管理意识提升


  另一方面,企业碳管理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变被动履约交易为主动的碳管理交易,成为全国碳市场趋于活跃的另一推力。


  记者获悉,日前,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转发<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编制研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规范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工作。央企、国企上市公司作为我国经济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引领国内各行业企业完善ESG信息披露体系搭建、加强与国际市场联动交流的东风已至。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国际合作研究处副处长戚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安排,明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将实现ESG专项报告全覆盖的目标。建议企业参照《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参考指标体系》,在深化国企改革提升行动中,加快推进ESG建设,推动公司ESG数据优化、战略管理与绩效评价工作。


  随着碳市场的活跃度增加,市场扩容的呼声渐强。记者从多方获悉,目前,国家相关部门正在抓紧推进全国碳市场扩容工作,预计会率先考虑水泥、电解铝等行业企业入市。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从目前全国碳市场进度来看,建材行业、钢铁行业和石化行业已经进行了长期的准备,并开展了多轮的专家讨论,具备一定的优先纳入基础。尤其是建材行业中的水泥行业,由于其行业企业数量较多、工艺较统一、数据监测统计基础较好、前期准备工作充分,有望成为全国碳市场扩容后率先纳入的行业。(梁蕾 宋薇萍)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