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新闻 >  正文

《河南省“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森林河南建设规划》亮点扫描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时间:2023-12-21 09:19:11

字号

河南地跨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坐拥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大别山三大生态屏障,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使命重大。按照自然资源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要求,省自然资源厅会同省林业局等部门,高质量编制了《河南省“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森林河南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于2021年年底由省人民政府印发实施。《规划》是《河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重要专项规划,也是河南省“十四五”33个重点专项规划之一。《规划》提出,到2025年,森林河南基本建成,大河大山大平原保护治理取得重大进展;展望到2035年,生态强省基本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河南基本实现,生态美景永驻中原大地。


有机融合,充分衔接


《规划》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依据河南省委、省政府相关决策部署,充分衔接《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河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上位规划,将“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林业保护发展两部分内容融合编制。《规划》针对全省各类型生态系统和林业发展方面的状况和主要问题,既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全省国土空间生态环境问题、保护修复方向、重大修复工程,又阐明了全省林业保护发展战略方向、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使两者在顶层设计上叠加耦合,形成高质量的规划成果,是指导河南省统筹做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推进国土绿化行动的重要纲领性文件,是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生态修复规划编制方法上的重大创新。


统筹兼顾,科学分区


河南地形地貌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有山丘、平原、河流、森林、草地、湿地等多种形态,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开发保护格局,《规划》提出“一带一区三屏三廊多点”的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总体格局。


“一带”是黄河生态带,“一区”是平原农业生态涵养区,“三屏”是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大别山三大生态屏障,“三廊”是淮河、南水北调中线、隋唐大运河及明清黄河故道等生态保育廊道,“多点”是自然保护地、国家储备林、国有林场、绿色富民产业集群等重要节点。


在此基础上,针对河南省水资源不足、矿山开采造成生态破坏、宜耕土地后备资源匮乏、天然湿地萎缩侵占、林地生产力低下等重点生态问题,《规划》提出推进林业保护发展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三大重点区域,分别是生态保护保育、生态修复和综合整治重点区域。其中,生态保护保育区域主要分布于三大山地生态屏障和黄河生态带范围内的各类自然保护地。生态修复区域主要包括山地丘陵区的各类矿山废弃地,郑州、洛阳、平顶山、鹤壁、焦作、三门峡及永城等地的采煤沉陷区,豫西黄土丘陵水土流失区、南阳石漠化地区、驻马店西部山区建材矿产集中开采区,以及采砂等活动破坏的河道湿地等生态受损、脆弱区域。综合整治区域主要包括黄淮海平原和南阳盆地的农业区、黄淮海流域蓄滞洪区,以及明清黄河故道等区域。


因地制宜,注重实施


基于以上的生态格局及重点区域,《规划》明确将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林业保护发展重大工程,支撑生态强省建设。


生态修复方面,重点开展黄河、淮河、南水北调中线干渠等重要生态廊道修复建设工程,南太行、伏牛山、桐柏—大别山等生态屏障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修复工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和城镇生态空间品质提升工程。


林业保护发展方面,重点开展优质森林培育工程、天然林保护与修复工程、自然保护地建设工程、森林资源保护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工程、林草特色种植产业工程、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和碳汇产业工程,将完成人工造林规模17.27万公顷,因灾受损太行山绿化、国家储备林和其他造林工程1.95万公顷,森林质量精准提升66.87万公顷,完善和恢复农田林网(折合)5.50万公顷,新建省级森林城市50个。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方面,重点实施自然资源部和河南省确定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完善耕地、林地、湿地等复合农田生态系统,复垦盘活“空心村”、工矿废弃地等存量建设用地,服务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城镇生态空间品质提升方面,重点实施城市蓝绿(水体元素和植物元素)空间品质提升、小城镇生态修复、城镇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等工程,提高城市内外蓝绿网络的联通性和系统性,畅通城市行洪排涝通道,增强城镇排水防涝能力,缓解热岛效应,提升城镇生态空间品质。


《规划》强调,通过重大工程的实施,将有效发挥林地、湿地、草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碳储碳汇作用,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为实现碳中和提供有力支持;着力发展绿色、循环、低碳型林草生态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整治盘活废弃、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土地,结合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政策实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持续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


《规划》提出,从加强各级党委政府组织领导、创新相关政策制度、强化评估监管、鼓励引导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参与等方面,构建完善的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将生态保护修复、林业发展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现同步谋划、同步部署、同步落实,凝聚起建设美丽河南的强大合力。


(作者单位:河南省自然资源监测和国土整治院)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