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生态专题 >  正文

累计成交量达4.23亿吨,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来源:上观新闻 时间:2023-12-25 10:52:48

字号

12月23日,在“2023中国可持续投资发展论坛”上,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表示,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截至今年11月30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4.23亿吨、235.7亿元。总体来看,全国碳市场运行框架基本建立,各关键环节初步打通,已经实现预期目标。

 

根据是否具有强制性,碳市场可分为强制性(或称履约型)碳市场和自愿性碳市场。履约型碳市场是目前国际上运用最为普遍的碳市场。因为企业参与目的主要是为了履约,当目标达成后,交易量就会下降。这也就衍生出另一个问题,即绿色发展、低碳转型并不首先是由经济利益驱动的。所以这类技术应用、项目建设大多存在经济性不足的问题。

 

绿色项目的收益可以分为两大类,包括发电售电带来的项目收益,以及政策补贴、碳交易、绿证交易带来的绿色收益。在赖晓明看来,实现绿色收益是解决经济性的关键。如何提升项目的绿色收益?一方面要丰富绿色价值转化方式,强化政策支持、市场化机制、金融支持对绿色价值实现的转化作用;另一方面要增强绿色价值转化力度,深化碳市场发展,有效发挥价格发现功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引导碳价合理稳步抬升。

 

在碳市场之外,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徐林认为,ESG投资目前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在募资时有限合伙人会询问“绿色投资和ESG投资对投资回报是否有正贡献”,然而目前的数据并不能得出“ESG投资比普通投资的回报更高”。徐林建议,可通过制度安排,使得绿色低碳投资的一些未被市场交易所体现的额外收益,尽可能显化为投资人或者企业的投资收益。

 

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分别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启动产学研合作、与申能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各方将融合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在推进学术和应用研究、举办高规格会议活动、培养专业人才等方面展开多层次的深入合作。(刘惠宇)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