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球规模最大、档次最高、世界第一的顶级童话神话乐园”“世界上唯一的帝王文化区”……近年,个别地方建设定位浮夸的文旅项目,希望打造“网红”景点,却因投资中断、违规占地等原因陷入停摆、烂尾泥潭,隐没在荒草中、遮蔽在围挡里。
这些烂尾的文旅项目,或假借文旅开发之名行圈地开发地产之实,或违规上马“带病”项目,或以树立形象为由举债投建文旅项目,铺摊子造成烂摊子。“半拉子”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造成巨大资源浪费。
“大手笔”立项 “半拉子”收尾
记者采访了解到,一些地方近年热衷建古城小镇、主题乐园等文旅项目,但因开发企业资金链断裂等原因,有项目“停摆”闲置多年。这些项目立项时往往是“大手笔”,投资动辄几十亿元、规划用地上千亩,巨额浪费让人扼腕。
定位主打5A级标准,建设十多年难以收场。位于湖南的一个古城项目,原本按照5A级标准打造具有地方特色江南文化的标志性景点,计划总投资约75亿元、规划用地面积约3500亩。然而,从2013年开工建设至今,该项目实际投入约12亿元,用地面积400多亩,建筑以住宅和商铺为主。
该古城项目属地政府表示,已建成项目大面积闲置荒废,未销售面积高达95%左右,有100多栋房屋未完成扫尾工程,且项目整体未验收。此外,因部分工程建设款项结算、不动产权证办理不及时,导致购房者和施工方起诉项目公司,引发多起纠纷诉讼。
配套的地铁站建好了,主题乐园却晾在一旁。江苏一地号称要“打造全球规模最大、档次最高、世界第一的顶级童话神话乐园”,但因开发企业“爆雷”,项目闲置多年。记者采访发现,乐园四周被铁皮围挡遮住,未完工的建筑框架裸露在外,五颜六色的城堡矗立在一片荒草中,大量游乐设施、建材废弃一旁。距离该主题乐园两三公里之遥,当地还规划建设了与主题乐园同名的地铁站,由于主题乐园闲置,地铁站开通运营后乘客稀少。
有开建时高调宣传的“网红”文旅项目闲置。位于贵州的一个古城项目,曾作为重点建设项目,因后期投入和运营能力跟不上,古城内如今一片荒芜,商铺酒店关门停业,建筑垃圾遍地,沦为一座空城。
文旅项目为何烂尾
文旅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开发企业“爆雷”、项目本身“埋雷”、地方政绩冲动等,是文旅项目烂尾的三大主因。
假文旅真地产。记者采访了解到,一些动辄规划投资几十亿、占地上千亩的烂尾文旅项目,不少打着文旅旗号搞房地产开发,主体建设项目为住宅或商铺,投资开发主体多为地产商,文旅开发运营经验不足。这些假借文旅之名开发房地产的项目,由于近年楼市遇冷,开发企业资金链断裂即可能造成项目烂尾。
“这些项目既不是文旅也不是产业,只是建一堆房子和商业街的堆砌,缺乏旅游元素。”甘肃文旅集团项目预审委员会委员张功赞说,文旅项目投资周期长、规模大,一些房地产商仍然依赖高周转“短债长投”模式,自有资金不足,一旦项目资金难以接续即出现资金链断裂。
项目“带病上马”。一些烂尾文旅项目“先上车后买票”,在用地手续、规划审批上不过关,项目建设管理存在随意变更、未批先建、少批多建等情况,有的项目非法占用农田、拖欠土地租金,为项目后续开发和运营“埋雷”。例如,相关法律文书显示,四川中江县古名天下景区在开发过程中被发现非法占用农用地,在未取得任何建设用地批文及手续的情况下,改变原租用土地的使用性质,动工修建建设项目。
“带病上马项目,后期被发现问题,导致项目突然陷入停滞。”山西文旅云游集团工作人员郭玉敏说,一些文旅项目开发主体重关系不重合规,遇到严格监督,违法违规开发建设的问题就会暴露。
盲目上马“面子工程”。记者在基层采访获悉,由于文旅项目看得见、摸得着,能快速刷新、提升城市形象,易被个别地方领导视为个人政绩的点睛之笔,一些财力困难的地区本已负债累累,仍遏制不住“造景冲动”,盲目上马大型文旅项目。
位于东部的一个县地处偏僻,不论是GDP还是综合财力都在全省排名靠后,旅游资源也不够特色鲜明,却将发展全域旅游作为改变地方形象的重力之举,提出“一年破题、两年成形、三年出彩、五年成名”行动计划,大搞文旅项目开发。这个地方负债累累建设的一些文旅项目,建成后游客稀少。该县主要负责人接受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其不顾实际大搞形象工程的做法,作为反面典型案例在全省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上通报。
遏制“造景冲动”
针对闲置旅游项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根据项目情况分类采取盘活措施,用好各类财政、金融、投资政策,支持旅游企业盘活存量旅游项目与存量旅游资产。
一些地方为盘活文旅项目采取各种措施。去年4月,甘肃省庆阳市印发《全市文旅项目资源资产盘活利用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在摸清全市闲置文旅项目资源资产现状基础上,综合运用政策激励、招商引资、托管运营等多种方式方法,有效盘活利用闲置文旅项目资源资产。
受访专家和基层干部认为,相关地方应多借鉴成功案例,分类施策,尽早处理闲置文旅项目;同时,充分汲取前车之鉴,避免盲目上马文旅项目。
一方面努力盘活存量。前述湖南古城项目属地政府正加强与投资方对接,指导和配合投资方重新明确定位,拿出切实可行措施,分步分区域有序开发,逐步盘活资产,推动项目建设遗留问题解决。
张功赞认为,若项目本身合规、定位合理,只是因为资金链断裂停工、闲置,地方政府可考虑设立产业脱困基金,进行引导性投资,比如采取政府产业基金和社会资本各投入一半的方式,或政府让渡管理权、享受分红权,吸引第三方投资,尽早实现项目重启、完工、运营。
郭玉敏建议相关地方学习先进经验,引入优秀文旅项目运营企业及团队,将特色美食、文化表演、文旅活动融入需盘活的文旅项目,打造有吸引力的休闲游玩项目,让景区活起来、消费火起来。
另一方面,对难以盘活的项目,专家建议相关投资开发主体尽早处置,避免久拖不决。
此外,对新建文旅项目加强可行性研究和合规性审查。业内人士认为,文旅项目尤其是大型文旅项目在立项之前,对市场需求、投资回报率、项目可行性等进行全方位评估,立项通过后重视合规性,不盲目贪大求洋,注重以软实力吸引游客。(郑生竹 阮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