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中国梦
沙漠人参—肉苁蓉
沙漠卫士—胡杨
梭梭治沙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横跨“三北”、毗邻八省,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同时也是沙化土地最为集中、沙害最为严重、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省区之一。境内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四大沙漠”和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呼伦贝尔“四大沙地”。内蒙古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内蒙古各族群众生存发展,也关系东北、华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
顶层设计
防沙治沙路径清晰
“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构筑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这些战略定位决定着内蒙古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在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屏障格局中,内蒙古是“北方防沙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三北”地区乃至全国的“挡沙墙”。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紧紧围绕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定位,科学推进荒漠化沙化防治,深入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重点工程,以大工程带动大治理,沙区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走出了一条具有内蒙古特色的防沙治沙新路子。
内蒙古始终把防沙治沙作为保护修复生态、改善生产生活、增进民生福祉的系统工程,放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中科学系统谋划,认真落实防沙治沙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和部门单位治理责任制,建立责任目标考核制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内蒙古自治区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规划》等重要政策文件和规划,对防沙治沙作出系统部署,有力地推动了防沙治沙工作。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国务院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综合考核中,内蒙古自治区工作突出;2017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鄂尔多斯成功举办;2019年,承办了第2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暨荒漠化防治国际研讨会;连续举办八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为世界荒漠化防治事业分享了成果和经验。
建设保护
防沙治沙步稳蹄急
内蒙古依托林草重点生态工程和项目,持续开展防沙治沙。据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全区沙化土地减少515万亩,沙化程度由极重度、重度向中度、轻度转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年均完成防沙治沙面积120万亩,占全国治理面积的40%以上。经过综合治理,内蒙古四大沙漠相对稳定,四大沙地林草盖度均有提高、沙地向内收缩,部分地区呈现出“荒漠变绿洲”的景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多年保持“双减少”,实现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
在防沙治沙实践中,内蒙古形成了一批防沙治沙成功模式,涌现出了一批批防沙治沙典型。作为中国防沙治沙成功实践的库布其沙漠,被写入190多个国家代表共同起草的联合国宣言,成为全球防治荒漠化的典范,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开出了“中国药方”,提供了“中国方案”。2021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上,锡林郭勒退化草原修复项目是唯一一个中国向世界推荐的草原生态修复典型案例。以宝日勒岱、殷玉珍为代表的“绿色乌审”治沙群体,60年接力植绿,使“不毛之地”毛乌素沙地治理率达到70%,生态状况达到近百年来的最好水平。“治沙愚公”苏和,放弃退休后的安逸生活,十年如一日坚守荒漠戈壁,人工种植梭梭9万多株,在额济纳旗茫茫戈壁建起了一道绿色屏障;“治沙女愚公”宝秀兰在科尔沁沙地南缘的茫茫沙海里植树30万株,将8000多亩荒沙变成了绿洲,同时带领农牧民治沙6万亩;“草原之子”廷·巴特尔凭着让牧民过上好日子的信念,探索出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促进增收新路子。
内蒙古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实施最严格的保护措施,依法划定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成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18个,封禁面积275.25万亩;推行舍饲圈养,发展沙区设施农业,优化沙区能源结构,对草原牧区严格实行草畜平衡制度,全面推行禁牧休牧。同时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林地、草地、沙地管理,坚决制止乱砍滥伐、乱采滥挖、超载过牧等破坏植被的行为,使沙区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
绿富同兴
防沙治沙动力十足
内蒙古充分利用沙区独特资源,大力发展林沙草产业,有力带动了沙区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地区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致富新的增长点。
在有效治理和严格保护的前提下,内蒙古各地坚持防治并重、治用结合,树立市场化、产业化思维,切实把防沙治沙与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紧密结合,培育发展了沙生植物种植与开发利用、特种药用植物种植与加工经营、林纸一体化和生物质能源产业化、沙区特种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沙漠景观旅游、节水灌溉和风能太阳能利用六大类型沙产业。逐步建成赤峰市、兴安盟文冠果、元宝枫等木本油料及特色果品基地,鄂尔多斯市、呼和浩特市沙棘基地,乌兰察布市灌木原料基地,阿拉善盟肉苁蓉基地和乌海市沙地葡萄基地等区域特色鲜明的沙产业基地,建设规模逐年加大。不仅加快了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还带动了加工、贮藏、包装、运输等下游产业发展,形成了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积极推广“企业+基地+合作社+农牧户”的经营模式,打造了一批符合地区资源特点的林沙草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促进了沙区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走出了一条沙漠增绿、百姓增收、企业增效的发展路子,让曾经“春风不度”的沙漠变成了如今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科技赋能
防沙治沙效果显著
沙漠如何变成沃野?靠的是尊重自然、尊重科学、持续创新。内蒙古在治沙实践中,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合理利用的方针,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以治沙、治水、治碱为重点,推广使用乡土树种草种,科学配置防治模式,加大示范应用力度,不断提高覆盖面。健全抗旱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培养和造就专业技术队伍,推动现代技术与传统经验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有效提高了防沙治沙的质量和成效。同时,坚持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相结合,确保了防治的质量和效果。
防沙治沙任重道远,在逐梦绿富美的新征程中,内蒙古林草人守望相助、团结奋斗、踔厉笃行,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动沙区群众在治沙中致富、在致富中治沙,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把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构筑的牢不可破。
赤峰市:开启文冠果发展新时代
文冠果是我国重点发展的十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近年来,“文冠果之乡”的赤峰市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文冠果产业,使之成为乡村生态振兴的主打产业和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产业。
赤峰市在有条件的地区集中发展文冠果生态产业发展核心示范基地,文冠果工厂化育苗示范基地,文冠果高标准栽培示范基地,文冠果高标准示范园等。打造集生态旅游、产品加工、观光体验于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文冠果产业发展新业态,探索出一条林旅结合、绿色发展的乡村产业发展之路。据不完全统计,赤峰市现有文冠果人工林55万亩,同时保存有全国最完好、面积最大的天然分布文冠果林1200亩。
多伦县:誓把沙地变绿洲
锡林郭勒盟多伦县位于浑善达克沙地东南部,距北京直线距离仅180多公里,毗邻塞罕坝机械林场。近年来,多伦县通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坚持因地制宜,一手抓种树、一手抓禁牧,采取“造、封、飞、禁、移、调”多项措施,对沙化土地进行综合治理,全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2010年10月,多伦县启动实施了百万亩樟子松造林工程,引进一大批绿化企业和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进行承包造林,活化林业产权配置,充分调动起社会主体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在生产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了建设市场化、规划产业化、技术标准化、经营资本化、建管统筹化“五化”经验。
截至目前,多伦县林地面积由2000年的54万亩增加到现在的293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6.8%提高到现在的37.9%;项目区林草植被综合盖度由过去不足30%提高现在的85%以上。
库布其沙漠的绿色“蝶变”
库布其沙漠位于鄂尔多斯台地北部边缘、黄河南岸,沙漠区域总面积占鄂尔多斯市国土总面积的16.2%。
多年来,鄂尔多斯市大力弘扬“守望相助、百折不挠、科学创新、绿富同兴”的“库布其精神”,在库布其沙漠治理过程中, 按照“先易后难、由近及远、锁边切割、分区治理、整体推进”的治理思路,坚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重点防治与区域防治相结合,科学有效地推进库布其沙漠治理。
经过治理,库布其沙漠森林覆盖率、植被覆盖度分别由本世纪初的0.8%和16.2%提高到现在的15.7%和53%,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库布其沙漠治理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阿拉善盟:绿色发展 点沙成金
近年来,阿拉善盟向沙漠要绿色、要效益,因地制宜着力培育肉苁蓉、锁阳、沙地葡萄等为主的特色沙产业,实现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赢。
通过政策扶持,启动了梭梭、肉苁蓉、白刺锁阳、黑果枸杞“三个百万亩”林沙产业基地建设。“阿拉善肉苁蓉”“阿拉善锁阳”被原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注册为地理标志著名商标。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授予阿拉善盟“中国肉苁蓉之乡”称号。
阿拉善盟先后培育和引进了48家企业投资沙产业,大力实施“企业+基地+科研+合作社+农牧民”产业化模式。蓬勃发展的生态沙产业如今已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钱袋子。约2万农牧民从中受益,人均年收入3万—5万元,部分牧户收入达10万—30万元。实现了“沙漠增绿、产业增值、企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可持续发展。
翁牛特旗: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
翁牛特旗位于全国四大沙地之一的科尔沁沙地西缘,全旗沙化土地面积727.4万亩。党的十八大以来,翁牛特旗成功探索出了“以路治沙”“引水治沙”等有效模式,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翁牛特旗以人防、物防和技防相结合的方式推进防沙治沙工作,累计开通穿沙公路12条,总里程388.5公里,沿公路两侧完成沙地治理面积258.1万亩;坚持走“草畜平衡、封育禁牧、舍饲圈养、少养精养集中养”的特色养殖之路,农区实行全年禁牧,牧区实行季节性休牧;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发展沙产业带动沙区农牧民增收致富,实现生态优先、生态惠民。截至目前,全旗累计11万人参与防沙治沙,完成沙地治理面积578万亩,占全旗沙地总面积的79.5%,高于科尔沁沙地平均治理率8.6个百分点。
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乌兰布和沙漠是我国八大沙漠之一,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公牛”。多年来,巴彦淖尔市将防沙、治沙、管沙、用沙有机结合,先后实施了多项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和重大防沙治沙项目,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飞播造林等措施,在沙漠东缘更新改造了长154公里、平均宽50多米的大型防风固沙林带,形成了纵深推进、前挡后拉、全面保护的立体防沙体系,遏制沙漠侵蚀河套平原。在腹地穿沙公路两侧采用乔、灌相结合的阻沙骨干防护林带,切断了沙漠腹地向黄河及城乡周边的输沙通道。在沙区各级渠系营造纵横交错的农田防护林网,阻挡控制流沙的扩大蔓延,保护河套灌区基本农田安全。在沿京藏高速、京新高速、110国道、包兰铁路等路段营造护路林,在黄河沿线营造堤防公路防护林,确保交通干线行车安全和黄河行洪安全。围绕种植业、养殖业,在沙漠重点生态治理区,打造了若干个沙漠绿洲。
经过不懈努力,沙区生态状况发生明显改善,沙化土地面积逐年连续减少,林草盖度由2010年的25.6%增加到2020年的37%,磴口县境内乌兰布和沙漠向黄河年输沙量由过去的7000万吨左右下降至目前的370万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