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预报“阴晴冷暖”到服务防灾减灾、乡村振兴、文旅发展……气象服务已成为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日,“中央媒体走基层看气象——寻访最美气象台站”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福建,展现福建积极探索“气象+”深度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丘陵连绵、海岸曲折,气候区域差异较大。丰富的气象资源服务福建的经济建设,气候环境正在赋能福建乡村振兴和文旅高质量发展。
“气象科技”撑起灾害防御安全伞
精准高效的气象预报预警是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
在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东南部的北礵岛上,村民聚居沿海山麓地,以渔为主、兼营农业,受台风、暴雨、强对流影响较大,需要准确全面的气象预报作为生产参考。
作为面向台湾海峡天气观测的重点气象观测设施,霞浦北礵气象观测站的高精度自动气象观测设备能够对风向、风速、湿度、温度、气压、雨量等数据进行实时观测,并即时传输至气象部门。
霞浦北礵气象观测站。人民网 高清扬摄
“海岛乡政府、各村联络员能够及时收到气象预警信息,再由村干事告知每家每户。村民也可以通过手机每日获取天气资讯。”霞浦县海岛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高宪华表示,天气预报有效帮助村民在灾害性天气来临前做好准备,减少损失。
宁德天气雷达的建成,则是对闽东沿海以及台湾海峡气象探测的延伸和补充。
“新一代天气雷达每6分钟就能传回一次云图。”宁德国家天气雷达站站长周飒表示,通过云图可判断出台风距离远近、降雨范围强度等,以及时提醒相关县市防范短时强降水,并为防汛部门提供第一手信息,作为水库泄洪、渔船回港、人员撤离的参考依据,“宁德市对台风、暴雨、强对流等灾害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宁德国家天气雷达站工作人员正在清洗雷达滑环。人民网 高清扬摄
“气象智慧”为茶农保驾护航
“种茶是件‘看天吃饭’的事。”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气象台台长、宁德市科技特派员陈苑旻感慨道,因此,茶产业对气象服务有更高的需求。
走进福鼎,可见茶山延绵,青翠连天。福鼎白茶历史悠久,其制作充分利用温度和阳光,经自然萎凋,毫香蜜韵、历久弥香。
陈苑旻介绍,福鼎市气象局在“中国白茶产业核心示范区”建设14个标准化茶园立体气象监测站,与地面气象区域站网构成立体气象监测网,监测站点达55个,可实现茶园环境温湿度、土壤水分、光合有效辐射等八要素定时、连续、定位观测。
茶农正在茶园中采茶。人民网 高清扬摄
茶树生长环境受到实时监测。福建省绿雪芽茶基地工作人员何正春表示,“每年1-2月的种植季,气象监测站会针对倒春寒、霜冻等灾害发布预警,茶农可以通过熏烟、稻草覆盖等方式进行抵御;雨季的降水预报能够有效防涝;自然晾晒应选择湿度65%左右的北风天,室外25℃-28℃最为适宜。”
“有了气象信息,我们更放心了。”何正春说,这就相当于给茶园配备了茶叶气象专家。“什么时间进行采摘、这片区域适合种什么茶……都能通过量化数据进行准确判断。”
“气象专题”创造文旅新机遇
凌晨4时,在被誉为“中国观日地标”的霞浦县三沙镇花竹村,已有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等候在观景台,准备拍摄海上日出。但这样的等待并非是在“碰运气”,而是依据霞浦气象信息作出的判断。
摄影爱好者和游客在花竹村拍摄海上日出。人民网 高清扬摄
在“文旅+气象”深度融合的过程中,霞浦县气象局通过多渠道提前发布旅游出行提示,为旅客提供景区实况以及逐小时、逐日的精细化预报。
景观预报针对重点日落日出摄影点提供专题气象服务。宁德市气象与科技服务中心主任陈骥表示,预报包括日出、日落等时间,以及气温、云量、能见度、风速等情况,综合评估出“日出推荐指数”,每日更新。
花竹日出气象服务界面。
短期恶劣天气提醒和中期适宜旅游时段预测,是帮助游客合理规划行程的有效方式。据文旅局文旅发展中心主任谢雁银介绍,在6月至10月间,气象部门提供气温、海温、暴晒指数等预报。同时做好海上大风及大雾的精细化预报预警服务,相关信息通过短信方式对到霞人员进行提醒。
“未来,我们将结合霞浦本地旅游气候特点,打造景观预报、滨海旅游安全保障服务等衍生产品,不断提升‘气象+旅游’的附加值。”谢雁银说。(高清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