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微塑料……这些“新污染物”具有种类繁多、危害性大、治理难度高等特点。11月22日,大皖新闻记者从安徽省生态环境厅获悉,该厅会同省有关部门推动新污染物全过程风险管控,新污染物治理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据介绍,新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是化学物质的生产使用,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洗涤剂、绝缘材料、塑料增塑剂等可能含有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作为常用的药物,可以通过人体代谢,或者医院、制药厂的废水等途径进入环境;微塑料则来源于各种塑料制品的分解等。这些新污染物可能通过不同途径进入人体和生态系统,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目前,安徽省生态环境部门已完成2022年和2023年度全省化学物质环境信息统计调查,摸清全省重点行业化学物质的生产使用情况,为下一步开展新污染物环境监测、风险评估和管控提供了基础数据。同时,指导督促全省65家生产使用重点管控新污染物企业严格落实管控措施,全面淘汰短链氯化石蜡、十溴二苯醚等8种类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的生产、使用和进出口。
结合化学物质环境信息统计调查成果,安徽选取典型化工园区、危废处置场、畜禽养殖场等典型区域开展新污染物监测试点。目前已完成样品采集和测试,正在进行数据汇总分析。
此外,指导各市选取典型行业、重点企业或工业园区开展新污染物治理试点工程,促进形成一批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绿色替代、减排和治理的示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