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从北京市延庆区文旅局获悉,延庆区为纳入区文旅局行业管理、具有合法经营资质的10余家景区发布《延庆区景区帐篷露营管理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在全市率先实现景区帐篷露营产业规范管理。
露营的合规与安全问题引发普遍讨论
8月3日,北京密云龙云山风景区白河峡谷核心区内,北京市民田涛精心收拾着一个直径约5米的“印第安”式帐篷,一家四口准备在此露营并过夜。
这里有优美的风景、险要的山峰,还有一片可以游泳的水库。“周末约三五好友,远离城市喧嚣,与大自然来一次亲密接触。” 田涛说。
在北京郊区,一些热门景区附近,新开辟出来的营地随处可见,在地势稍微平整一些地段,每隔一两公里就能看到一处营地。
一边是露营需求的井喷,一边是规划运营的露营场地不足,这就导致不少人在一些不适合甚至禁止露营的场地“安营扎寨”,离开时留下各种垃圾,破坏生态环境。甚至到一些未开发的区域露营,缺少安全防护设施,还可能酿成各种危险。
8月13日,四川彭州龙门山镇龙漕沟突发山洪,截至14日13时,山洪已造成7人死亡。龙漕沟作为“打卡地”曾在多个网络平台被网友发帖“种草”,但实际上在当地并非景区,甚至被作为泄洪沟使用。由于事发时,有不少游客正在河道中露营、玩水,最终在悲剧发生后,露营的合规与安全问题,也连带被推入大众视野,引发普遍讨论。
“出现问题也是目前露营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无论任何领域,进去的人多了,问题自然就多了。”社会组织 自 然 之 友 的 诺 路 团 队零废弃赛会负责人吴骁介绍说,就像20年前中国刚兴起户外文化时,大家逐步意识到留在野外的饮料瓶、塑料袋等垃圾。“那么问题出现后,也就到了要治理的程度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正视问题,也要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露营对露营者和景区管理方有要求
露营有门槛,对露营者和景区管理方有要求。
延庆区发布的《指引》细化了文旅、公安、园林等13个部门的职责分工,明确由所在景区承担帐篷露营的日常主体责任,各职能部门、属地乡镇要根据自身职责,进行日常监管,“三位一体”,形成监管合力,让露营经济在合法、安全、生态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指引》明确,在选址方面,营地地面必须宽阔、平整、干净,避开洪水、地质灾害等安全隐患。
除了对营地选址有要求外,《指引》还明确,营地内严禁使用明火,严禁在帐篷内使用液化石油气、瓶装易燃液体和任何可产生明火的灶具器具,对垃圾分类、污水处理等也做了细致的规定,真正做到无痕露营、文明露营、生态友好型露营。
吴骁建议,“对于景区管理方的要求,可以像故宫零废弃这个项目一样,从景区的硬件(比如垃圾分类和清运系统)和软件(露营标准、观众须知等)入手。需要注意的是,不仅仅是替换几个分类垃圾桶或者梳理几块告示牌,而是应建立零废弃露营引导系统,围绕着人的行为习惯和需求去设计。”
“对露营者和景区的要求,其实就是一个大型活动的都需要做的公众倡导和政策倡导,而且要双管齐下。”吴骁介绍,公众方面,他们近期又环保机构联合发布了一个倡导,类似于无痕山林的七原则:保持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带着零废弃的思考方式制定露营计划,在衣食住行等各环节践行零废弃;提前做好物资规划,筹备物资时考虑物资适量、减少包装、重复使用;露营过程中节约能源(例如瓦斯、电池),避免食物浪费;露营结束时带走所有垃圾,并尽可能分类收纳,分类投放;身体力行,分享零废弃露营经验,带动更多人加入零废弃露营行列。
此外,我们向国外露营文化先进国家可以学习哪些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国外要求比较严格,比如黄石国家公园等景区在入口会对观众行李称重管理,如果出口时再次称重差别很大,会质疑游客乱丢垃圾。甚至还发明了容器,将粪便携带出景区,做到最大程度的无痕。” 吴骁说,“当然,不一定适用于国内。我们还需要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