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碳中和政策
1、中方提交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进展报告
11月11日,中国《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国家联络人向《公约》秘书处正式提交《中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进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进展报告》)。《进展报告》反映2020年中国提出新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以来,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进展,体现了中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决心和努力。
《进展报告》总结了中国更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以来的新部署新举措,重点讲述应对气候变化的顶层设计,以及在工业、城乡建设、交通、农业、全民行动等重点领域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的新进展,总结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生态系统碳汇巩固提升、碳市场建设、适应气候变化等方面的成效。
2、COP14通过《武汉宣言》
11月6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部级高级别会议在湖北武汉召开,会议正式通过“武汉宣言”,呼吁各方采取行动,遏制和扭转全球湿地退化引发的系统性风险。
作为《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的重要成果,宣言指出,自《湿地公约》缔结51年来,尽管已指定2466个国际重要湿地,认定了43个湿地城市,发起了19项区域倡议,各方为实现湿地持续保护做出了许多努力,但全球自然湿地面积仍减少了35%。
宣言呼吁,推进湿地保护、修复、管理以及合理和可持续利用的立法和执法,并为评估和维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做出努力;开展湿地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的自然资产评估和核算;保护、修复和可持续地管理城市和郊区的湿地,酌情建立湿地公园或湿地教育中心;采取湿地保护和修复措施,以应对社会、经济和环境挑战;鼓励对泥炭地、珊瑚礁和海草床、红树林、高原湿地、地下水系等脆弱生态系统适当采取优先保护和管理;加强湿地水污染防治;加强全球湿地保护工作者之间的技术合作和知识共享等。
3、工信部等四部门印发《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
为切实做好建材行业碳达峰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联合印发《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明确了具体目标,划定了重点任务,给出了保障措施。
《实施方案》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在“十四五”期间,建材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行业节能低碳技术持续推广,水泥、玻璃、陶瓷等重点产品单位能耗、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水平降低3%以上。“十五五”期间,建材行业绿色低碳关键技术产业化实现重大突破,原燃料替代水平大幅提高,基本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确保2030年前建材行业实现碳达峰。
4、国家发改委环资司赵鹏高:鼓励外资助力中国“双碳”发展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赵鹏高出席第二届碳中和国际实践大会并发表主旨演讲,全面介绍了中国“双碳”工作积极进展和鼓励外资参与中国“双碳”进程的政策措施。
关于外资企业如何在中国能源转型中发挥积极作用,以及如何向城市、园区可持续转型提供技术方案,赵鹏高说,在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文件中,已经对鼓励外资助力绿色低碳发展作出具体部署,明确提出要落实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完善相关支持政策,吸引和引导外资投入清洁低碳产业领域;完善鼓励外资融入我国清洁低碳产业创新体系的激励机制,严格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建立技术创新国际合作平台,促进低碳零碳负碳技术联合攻关。
5、国家能源局:加强海上风电项目安全风险防控
11月11日,国家能源局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海上风电项目安全风险防控相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从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加强运维安全管理、加强涉网安全管理、加强应急管理、加强监督管理六个方面对加强海上风电项目安全风险防控提出36项具体要求。
6、湖南实施“十大行动”,锚定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
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湖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锚定了2025年、2030年两个时间节点,明确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2%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碳排放下降完成国家下达目标,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方案》列出了重点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节能减污协同降碳、工业领域碳达峰、城乡建设碳达峰、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资源循环利用助力降碳、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碳汇能力巩固提升、绿色低碳全民行动、绿色金融支撑等“碳达峰十大行动”。
7、湖北出台12条措施,加速建设氢能强省
11月7日,湖北省发布的《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探索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制氢,建设规模化制氢产业基地,逐步构建多元化氢能供给体系。该措施共12条,将推动氢能在冶金、建材、化工等工业领域融合发展,积极探索氢燃料电池分布式热电联供,燃气掺烧氢气,氢储能在可再生能源消纳、电网调峰等应用场景示范。
二、绿色金融
1、国家发改委:鼓励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投资体系
11月7日发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指出,鼓励民间投资以城市基础设施等为重点,通过综合开发模式参与重点项目建设,提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鼓励民营企业加大太阳能发电、风电、生物质发电、储能等节能降碳领域投资力度。探索开展投资项目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评价。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投资体系,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结合国内资本市场、绿色金融等方面的具体实践,研究开展投资项目ESG评价,引导民间投资更加注重环境影响优化、社会责任担当、治理机制完善。ESG评价工作要坚持前瞻性和指导性,帮助民营企业更好地预判、防范和管控投资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社会、治理风险,规范投资行为,提高投资质量。
2、银保监会建立《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首次定义绿色保险
近期,银保监会发布《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首次对绿色保险进行定义。
《通知》明确,绿色保险是指保险业在环境资源保护与社会治理、绿色产业运行和绿色生活消费等方面提供风险保障和资金支持等经济行为的统称。
《通知》正式印发《绿色保险统计制度》(以下简称《统计制度》),将按照产品维度和客户维度相结合的方式,分步骤统计各保险公司绿色保险负债端业务。进一步明确绿色保险内涵包括负债端和资产端两个方面。按照重点突出、急用先行的原则,《统计制度》仅统计绿色保险负债端业务。
《通知》强调,各公司应高度重视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工作,准确把握绿色保险定义及其内涵,紧密围绕绿色发展理念,高质量地做好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工作。《通知》要求,各公司要加强绿色保险能力建设,强化绿色保险业务数据治理,优化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对绿色保险产品、绿色产业客户和绿色保险标的的识别及管理机制。
3、工商银行发布绿色金融品牌“工银绿色银行+”
11月5日,中国工商银行在第五届进博会上正式发布绿色金融品牌“工银绿色银行+”。该品牌立足于工行绿色金融长效发展机制,积极倡导“和合、共融、友好”理念,通过发挥工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核心优势,以更多助力、更多协作,为绿色发展注入金融活水,让地球家园更美丽,实现“‘加’更多,‘家’更美”。 “工银绿色银行+”绿色金融品牌秉持多元、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其中,“绿色银行”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在对客户端,工行将统筹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产品创新与风险管理,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服务国家“双碳”目标;在银行端,工行将稳步推进自身运营绿色低碳转型,提升自身环境表现,研究制定自身运营“双碳”目标和实施路线,引导全行节能增效、绿色运营。
4、中信银行个人碳普惠平台升级 拓展中信碳账户碳减排场景
近日,基于中信银行绿色金融体系打造的个人碳普惠平台——“中信碳账户”新升级,自11月起,中信银行借记卡用户的金融低碳行为,可通过“中信碳账户”累计碳减排量,其中涵盖无介质借记卡开通、线上转账、信秒贷办理、信秒贷还款等四个碳减排场景。同期,本次新升级的“中信碳账户”无论是中信银行借记卡、信用卡用户,还是其他银行卡用户,均可通过中信银行手机银行APP、动卡空间APP注册开通,支持全民开户,让更多消费者的绿色低碳行为可计量、可追溯,推动绿色低碳广泛融入民众生活。围绕中信银行今年全新发布“让财富有温度”的品牌主张,本次“中信碳账户”的新升级,旨在为广大消费者的绿色生活“加一度”。
5、平安银行:完成发行2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
11月10日,平安银行发布公告称,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日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了总额为200亿元人民币的绿色金融债券。本期债券发行总规模人民币200亿元,为3年期固定利率债券,票面利率2.45%,募集资金将依据适用法律和监管部门的批准,用于《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规定的绿色产业项目。
6、大公国际发布卢森堡、拉美、东南亚投资环境评价报告
11月8日,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发布了2022年卢森堡国家投资环境评价报告,以及东南亚和拉美两个地区的投资环境评价报告。
报告针对卢森堡的绿色债券及ESG投资两个领域指出,在卢森堡绿色金融业表现优异,随着“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不断推进,以及中国“双碳”目标提出,未来中卢两国在绿色标准制定、绿色债券贴标、绿色债券评级互认、ESG监管及标准制定以及ESG基金投融资方面存在较大合作空间。
报告指出,拉美国家在农林牧渔业、采矿业、旅游业、钢铁工业和汽车工业方面具有优势;大多数拉美国家设有经济特区,特区内优惠政策主要分为税收优惠和非税收优惠;交通运输、数字经济、金融业以及当地优势产业为拉美地区发展潜力较大的行业;拉美国家科研环境及科研能力总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但巴西科研能力进步较快,未来在科研方面提升潜力巨大。
报告指出,东南亚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和热带经济作物资源,并在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海洋工业、造船业、电子工业和旅游业等产业形成产业发展优势;东南亚充分发挥其在吸引外资、建立东盟和亚太层面的区域贸易协定等政策优势,不断推动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跨国跨地区优化,在跨境电商、国际产业转移、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等领域逐步形成发展潜力和空间;东南亚国家科研及创新力差异显著,新加坡科研环境优势突出,马来西亚科技投入较有优势,其他国家在科技创新环境、投入产出合作等方面表现出较弱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