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文化讲堂 >  正文

从低碳清洁到永续发展|丁一汇院士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赢战略

来源: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时间:2019-09-24 15:00:03

字号

中国气候变化应对战略是两个双赢的战略,不但能够实现《巴黎协定》规定的2℃升温上限减排目标,同时可促进全球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战略转型。


个人简介

丁一汇,2001年至今,担任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2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获世界气象组织杰出工作成就奖,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参与和主持编写IPCC第一、二、三、四、五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是国际上气候变化研究领域中有影响、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

 
未来人类社会面临着诸多风险。对于环境风险而言,科学界总结出六种最高的风险,包括:1.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2.人类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失败;3.大范围生物多样性与生物系统的崩溃;4.水资源与食物供应短缺不断增加;5.大范围自然灾害,如海平面快速上升与极地海冰快速融化;6.人类产生的环境灾害与损害,包括持续性空气与水污染。上述风险的每一种都密切或直接与气候变化相关联,因而气候变化是一种核心风险。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报告明确指出,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人类所风险在不断上升。100年前,人类距离面临的五种气候风险尚远,但由于近100年全球气温上升了近1℃,已经在不断接近五种风险的底线。如果全球再升温1℃,总升温达2℃,气候变化风险将达到五种气候影响的中等风险甚至高等级风险。这个结论在科学上具有高度的可信性。
 
因此,降低由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灾害风险是现在和将来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与挑战,它关系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不仅攸关我们的这一代,而且攸关未来的下几代。从这个意义上讲,应对和可持续治理气候变化是构建全球命运共同体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可以置身事外。
 
通过25年艰苦而曲折的努力,在2015年联合国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才真正确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性协定——《巴黎协定》。这个协定的达成和生效,在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行动上具有重要的划时代意义,它为全球经济向以低碳、清洁能源为目标的社会转变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是《巴黎协定》的坚决拥护者和执行者,在公约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下,将坚定执行《巴黎协定》承诺,积极在《巴黎协定》开启的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时代发挥更重大的作用。
 
一方面,中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必须坚定走低碳清洁能源之路,并力争实现应对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双赢的发展战略。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我国的实际情况表明,温室气体的减排与经济增长不仅不相悖、冲突,而且温室气体的减排可推动能源效率、生产率和技术创新。总体上,应对气候变化与实现经济增长是可以同时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将通过新能源市场、碳储存应用,推动和激发更大的科学与工程技术创新,实现减排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另一方面,气候变化的治理与环境污染的治理基本上是一致的,其原因是两者都主要与化石燃料的使用和排放密切相关。低碳清洁能源的使用,可同时减少引起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与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因此,应对气候变化和治理环境污染目标也是一致的,应同时同步进行,以取得双赢的效果。在应对与治理中国气候变化与环境污染的长期目标中,也必须采取这种双赢的战略。

由上可见,中国气候变化应对战略是两个双赢的战略,不但能够实现《巴黎协定》规定的2℃升温上限减排目标,同时可促进全球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战略转型,最终将使全人类既能有适宜的气候,又有清洁的空气,人类社会实现永续发展。


- END -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